民国时俗称“大黄鱼”和“小黄鱼”的金条到底有多重

2024-01-18 08:47:04 金融百科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在中国古代,金银并非是钱币形式,而是用重量计价,通常是按照“两”来计算。正因为用重量计价,而且中国古代金银除了官方铸造的大锭之外,也允许民间自行铸造,所以对于使用中的金银形

在中国古代,金银并非是钱币形式,而是用重量计价,通常是按照“两”来计算。正因为用重量计价,而且中国古代金银除了官方铸造的大锭之外,也允许民间自行铸造,所以对于使用中的金银形状没什么要求,常见的金银锭有元宝形、条形、钱币形、如意形等等各种外形。甚至在实际使用时,还会将金银锭上切下所需重量的一块,这就成了我们在书上常看到的碎金、碎银。

而条形的金锭,我们一般就俗称为金条,大的金条也会叫金砖。金条一般由银行、钱庄、银楼铸造,其大小不一,一般取两的整数,常见的有10两、5两、2两、1两等几种,还有比较少见的100两的大型金条(金砖)。此外银楼也可以根据客户需要,铸造他们指定重量的金条,这个就没有一定定例了,几钱的都有。

在这众多的金条中,一般把1两重的金条称为小黄鱼,而10两重的称为大黄鱼。不管是大黄鱼还是小黄鱼,一般平时在市面上都看不到,这都是富豪之家压箱底的储备,轻易不会动用。

虽然大黄鱼和小黄鱼都有固定的重量,但是实际上因为民国时期各地的金衡“两”其实并不完全一样,所以同样一两,实际重量会因为地区不同而有所区别。

比如说常用的金衡有康熙标准库平,1两是35.292克,但是在北京也有使用北京库平的,1两是37.24克,这当中1两就有差不多2克的来去。此外各地金条的成色也有区别,康熙标准库平的成色是93.5374%,而上海标准金条的成色则是97.8%,这相差也不小。

所以当时不同地区的大黄鱼、小黄鱼金条,其实际重量上还有有些区别,而价值也会根据重量和成色有所不同。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