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怎么治疗,古时候的人们如何应对破伤风?

2022-02-06 09:21:15 百科大全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感谢邀请破伤风怎么治疗。 中国古代,对破伤风的了解是比较早的,治疗方法也很多。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部帛质医书,书名不详,作者亦不可考。因其中有“五十二病方”字样,遂被以《五十二病方》代

破伤风怎么治疗,古时候的人们如何应对破伤风?

破伤风怎么治疗,古时候的人们如何应对破伤风?

感谢邀请破伤风怎么治疗。

破伤风怎么治疗,古时候的人们如何应对破伤风?

中国古代,对破伤风的了解是比较早的,治疗方法也很多。

破伤风怎么治疗,古时候的人们如何应对破伤风?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部帛质医书,书名不详,作者亦不可考。因其中有“五十二病方”字样,遂被以《五十二病方》代为书名。这部书使用的篆体,应属公元前六-四世纪或更早字体。由此推断,此书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医书,早于《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

虽然此书被叫做《五十二病方》了,但实际上提到的病名有一百零三个,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尤其外科方面突出。使用的药物有二百四十七种。每个病名下面或一方,或多方,共有283方。因为帛书已残,推测应有方不低于300个。 此书的病名里,包含了“破伤风”。不过,那个时候不叫“破伤风”,而是叫“伤痉”。

书中说,“伤痉,痉者,伤,风入伤,身信(伸)而不能诎(屈)”。“伤而颈(痉)者……其病甚弗能饮者,强启其口,为灌之”。

其描述的痉病(破伤风)的两个主要症状——枣角弓反张和牙关紧闭,恰是现代医学对破伤风主要症状的概括。

书中收入了四个治疗“伤痉”的药方。这里不赘述。

《五十二病方》发现于汉墓,说明其在汉代仍有重要影响。

唐代,蔺道人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一书中,亦载有“伤痉”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提出要祛风定痉、解毒化痰,还可用针灸治疗,并列出了可用“玉真散”、“五虎追风散”等药物。 宋代,始将“伤痉”改称破伤风。公元978年开始,先后14年,由王怀隐、王祐等,编成《太平圣惠方》,共100卷;收录两汉以来迄于宋初各代名方16834个。书中云,“身体强直,口噤不能开,四肢颤抖,骨体疼痛,面目喁斜,此皆损伤之处中于风邪,故名破伤风”,并列出药方若干。

还是宋代,公元1117年,太医院所编《圣济总录》,共二百卷,分六十六门,每门又分若干病症,讲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其中专门有诊治“破伤风”内容。

元朝的《脉因证治》;明代的《寿世保元》、《万病回春》和《保婴撮要》;清乾隆御纂的《医宗金鉴》等等 ,都有关于破伤风的诊治内容。

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在每个药方之后,有“验”、“令”等字样,大约是表示此药方是经过实际治疗检验的。后来历代的医书,也在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疗效。但总体来说,这些治疗破伤风的方法,还是经验性的。 世界上,对破伤风的透彻了解,是近一百多年来的事情。 现在知道,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或称杆菌)经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

直到1926年1月12日,法国的巴斯德研究所才发现了抗破伤风血清。

使用现代预防破伤风的方法,可将发病率减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如此看来,人类对于疾病的认识和防治,也是一个渐近的过程。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各种疑难杂症的防治也呈现快速发展的局面。

最后要说的是,破伤风梭菌是较普遍存在的,所以不要大意,如有皮肤或粘膜明显损伤,应迅速到正规医院及时处置。

(图片来自网络)

猪破伤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猪破伤风俗称“锁口风”、“脐带风”等,是由破伤风梭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创伤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猪对外界刺激的反射兴奋性增高,肌肉持续性痉挛。在自然感染时,通常是由小而深的创伤传染而引起,小猪常在去势后发生。初发病时局部肌肉或全身肌肉呈轻度强直,行动不便,吃食缓慢。接着四肢僵硬,腰部不灵活,两耳竖立,尾部不活动,瞬膜露出,牙关紧闭,流口水,肌肉发生痉挛。当强行驱赶时,痉挛加剧,并嘶叫,卧地不能起立,出现角弓反张或偏侧反张,很快死亡。[防治措施](1)预防本病发生主要是避免引起创伤,如发生外伤立即消毒伤口,同时可注射破伤风明矾类毒素或破伤风抗毒素预防。(2)治疗破伤风时,首先对感染创伤进行有效的防腐消毒,彻底清除脓汁、坏死组织等,并用3%过氧化氢、2%高锰酸钾或5%碘酊消毒创伤。初期可皮下或静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5000~20000国际单位。如病情严重,可用同样剂量重复注射一次或数次。为清除病菌繁殖,初期可注射青霉素或磺胺类药物。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