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给自己公司打款,是投资款(权益)还是借款(负债)处理?

2024-01-17 11:18:09 金融百科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股东(老板)往公司打款,财务是按照增加投资款还是按照借款处理?哪种方式更合适呢?老板往往是根据公司经营需要就打款,并不清楚借款和股权投资的区别,有些财务也经常乱做。

作者:马军生

股东(老板)往公司打款,财务是按照增加投资款还是按照借款处理?哪种方式更合适呢?老板往往是根据公司经营需要就打款,并不清楚借款和股权投资的区别,有些财务也经常乱做。

首先了解下股东权益和负债的区别

若是作为股东权益(投资款):一旦进入股东权益(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则以后就算公司有富余资金,也不能随便抽回。除非公司走减资程序,但减资操作是比较麻烦的,需要公示通知债权人,还要变更章程及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等。账上有未分配利润,股东也可以通过分红拿回资金,但要按照股息红利缴纳20%个人所得税的,这是股东不愿意。当然,作为实收资本处理的好处优点是,股东履行了出资认缴义务,不用再承担出资义务,而且增加股东权益,也有利于降低资产负债率,便于后续融资。

如果该笔资金计划长期使用,而且股东出资义务还没完成,建议作为股东权益(投资款)处理。作为权益处理时,是进入资本公积还是实收资本,通常对有限责任公司,不要随意增加资本公积,进入资本公积后,未来要转增实收资本会产生个人所得税。

若是作为负债(借款):好处是公司以后有了结余资金可以直接还给股东,这种还款是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也不用走减资程序;但作为借款会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率比较高,给外部的印象是企业的偿债能力较低,对银行贷款可能会有影响。若是有偿借款,还涉及到增值税及个人所得税的问题。

但如果公司只是临时周转需要用钱,可以考虑借款方式,这样可以比较灵活,未来可以还款,也可以转为股东权益,进可攻退可守。但作为股东权益的话,是不能随便转为负债的。

由此可见,按投资款(股东权益)处理还是按照借款(负债)处理哪种方式处理好呢?答案并不是标准的,若是临时性的资金短缺,股东短期拆借,建议按照借款处理;若是长期投入,且出资还未到位时,可考虑按照投资来处理。财务人员在遇到老板(股东)准备给打款时,要提前和老板(股东)沟通好,在汇款时注明用途是借款还是投资款,做好相应的会计处理。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