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字的app协议,协议了个啥?

2024-01-14 09:37:42 APP软件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近期,人民网发表了一篇文章:动辄数万字的App用户协议,你为啥不看?看到这篇文章,笔者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么多年,终于有大媒体注意到这个了。《陈涉世家》有言:“天下苦秦

近期,人民网发表了一篇文章:动辄数万字的App用户协议,你为啥不看?

看到这篇文章,笔者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么多年,终于有大媒体注意到这个了。

《陈涉世家》有言:“天下苦秦久矣。”对我们网民来说,这动辄上万字的用户协议,何尝不是如此。

但我们能做什么呢?

把协议读完?还是不读?

读完了,我们觉得有问题,我们不同意协议,我们就用不了这款App;不读直接用,这想必是大多数网民的选择了。

网民虽然做了选择,但不代表认同,只是迫不得已的妥协,或者说是破罐子破摔的无奈。

想必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接到过几个广告推销电话、诈骗电话或者其他不健康的信息等。或许是麻木了,觉得反正这些信息网上都泄露了,再泄露几次也关系不大了。

笔者搜索了一份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关于App个人信息泄露的报告。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显示:

数万字的app协议,协议了个啥?

来源:中国消费者协会


数万字的app协议,协议了个啥?

来源:中国消费者协会

从这些数据也可以看出来,广大网民对这些多达上万字的App协议并非是没有意见的。但不授权就没法用,这又能如何呢?

当然,不可否认,有些App运营商的受众广,使用的人多,运营商对于这份协议还能保持一定的公平。但许多App协议不免充斥着一些“坑”。

鲁迅先生曾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从来如此,便是对的么?”

我们习惯了信息被泄露,习惯了将骚扰电话拉黑,但我们更应该习惯,面对这些侵权行为,敢于去斗争。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弱,但千万人的力量终将汇聚成一股洪流。

当然,国家已经注意到这方面的乱象,并针对这些乱象进行了研讨。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一定有相应的监管部门,去澄清这些乱象。

但作为网民,我们也应当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发现违规必举报。如此,形成国家与个人的良性互动,必将形成良性的循环。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