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不要100%投入?真正会工作的聪明人,都不会用力过猛

2024-01-10 10:34:24 职场攻略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朋友前2个月刚去一家新公司,要求自己在试用期早点出成绩。对于领导安排的任务,每天加班加点的工作,把所有时间都塞得满满的,刚去就成了部门内最“忙碌”的人。可最后月度新人评分并不高,领导找他谈话的时候说:你看你每天加班加点虽然挺辛苦,但也要多把力用在刀刃上啊,业绩是大家一起产出的。

作者:洋松果

文章总计2900字,阅读时间4分钟

目录:

一、用力过猛的去工作,往往弊大于利

二、为什么很多人习惯“用力过猛”,却还不知调整

三、学会工作,才能更好的达成目标,学会生活

 

一、用力过猛的去工作,往往弊大于利

朋友前2个月刚去一家新公司,要求自己在试用期早点出成绩。对于领导安排的任务,每天加班加点的工作,把所有时间都塞得满满的,刚去就成了部门内最“忙碌”的人。可最后月度新人评分并不高,领导找他谈话的时候说:你看你每天加班加点虽然挺辛苦,但也要多把力用在刀刃上啊,业绩是大家一起产出的

朋友就是典型的工作中“用力过猛”的例子,每天忙的不停,但越忙越发现有永远做不完的事情。加上没有和同事很好的进行配合,只关注自己眼里的工作,再辛苦也不落好,当然很难出成绩。

足球中经常看到某个球员一门心思往前带球,是效率很低的做法,会踢球的会越踢越妖,越踢越高效。

C罗在年轻的时候踢球走技术流,脚下功夫娴熟,速度快爆发力强,球风华丽,经常看到长途奔袭、连过几人的好戏。30岁之后随着身体机能下降,球风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炫目的动作越来越少,训练却越来越自律,每一个动作的效率和实用性也越来越强,堪称“越老越妖”的典范。

同样越老越妖的,还有NBA已经退役的马刺球星吉诺比利,不断调整自己的球风和定位,40岁的时候仍旧可以把每一秒的出场时间发挥到极致,在球场上帮助球队一锤定音。

越老越妖的背后,是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越来越清晰,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利用丰富的经验、大局观和当下的身体状态,进行更高效的结合。而不会像刚出场的新人一样,眼里只有自己,闷头心思往前跑,很容易就用力过猛。

过犹不及对于职场新人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职场需要狼性,但不需要独狼。真正会工作的人,在向前走路的同时,也会抬头看路。

 

二、为什么很多人习惯“用力过猛”,却还不知调整

职场上最不受待见的,应该是那些眼里只有自己活的人,这部分人也是最容易用力过猛的。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曾说:想要短时间内完成最多工作任务的偏执狂,很容易陷入与时间赛跑的恶性循环。如果把拥有的时间看成是一个罐子,最重要的事看成大石块,想要顺利填满整个罐子,应该先放大石块,然后再填入小石块,最后才是沙粒和水。

1、有意识的用力过猛:急于求成的偏执狂

工作中有一类人总是希望快速出成绩,恨不得今天想做什么事情,明天就出结果。如果没有达成自己的预期,就会开始焦虑和急躁,愈发提高工作要求,结果只能是越难以达成预期,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以前有一个同事,拿这种标准要求下属,想做的事情必须今天完成过两天给你要结果,结果整个团队疯狂的加班,每天的工作氛围都像结了冰一样凝固和冰冷。虽然某些工作能产出一些结果,但最后的结果是下属全都离职,业务也完成的一塌糊涂。

 

追求完美的虚荣心作祟,急于表现和证明自己,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的用力过猛,过犹不及,损人不利己。

故事看起来仿佛离我们有点远,但想想自己说要减肥的时候、要养成早起的习惯的时候、立志要100天完成某项计划的时候,也经常会在前期用力过猛,希望快速出成绩,结果往往都是很快就放弃了。

中国有句古话:欲速则不达。太急于求成,反而会带来反效果。

2、无意识的用力过猛:不知道怎么填满罐子

一种用力过猛是无意识的,不知道该先填大石块还是沙粒。

美团CEO王兴曾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可以做任何事情。

并不是所有的勤快都能带来好的结果。当有些问题需要深入的思考和沟通解决方案的时候,去做一些小事情,来抵抗改变和走出舒适区的焦虑,企图通过消耗掉时间来拖延真正的思考。

如果你把罐子填满了水,那你放不了大石块和沙粒。

 

三、学会工作,才能更好的达成目标,学会生活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如果你用短跑的速度起步,会很快领先,同时也会很快的消耗掉体力。

某一项工作只是整体工作的一部分,也是职业生涯的一小部分。工作不只是完成任务,要想有更好的发展,也要去做同事关系管理、去做情绪管理等等,低头做事的同时要习惯性要抬头向前看。

同时对大部分来人说,工作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100%投入任何一个领域都容易用力过猛。

要想学会工作,避免用力过猛,更好的平衡工作和生活,有4个方法让你成为真正会工作的人。

1、结果导向:先做最重要的事情,低头走路也要回抬头看路

现在企业流行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是英特尔公司发明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国内外很多企业如谷歌、领英、滴滴、百科、万达也在推动使用。

OKR是强目标导向的,达成关键目标需要哪些重要的行动和路径,围绕最重要的事情进行工作安排。

大家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关键行动,先把大石块放入罐子,然后是小石块,最后是沙粒和水,如果时间和资源不能支持到放入沙粒和水的步骤,也能保证绝大部分结果可达成。可以更好的避免一些用力过猛的情况出现。

2、学会复盘:经常看看走过的路,及时调整方向和发力点

复盘原是围棋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下完一盘棋之后,重新把对弈的过程摆一遍”。

对职场人士来说:做完了事情,再从头过一遍。以不断检验和校正目标,分析得失,找原因,提高认识,总结规律。

工作要不要100%投入?真正会工作的聪明人,都不会用力过猛

 

复盘主要的步骤: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规律。

用力过猛让我们很难快速的应对各种变化。经常复盘,可以让我们在投入某一项工作的时候,不断的进行梳理和回顾。经常停下来看看走过的路,不至于陷入到忙茫盲琐碎的工作中。

3、保持平衡:平衡工作和生活,轻装简行

以前的一个领导,35岁之前把绝大部分时间在工作上,日夜操劳,积累了一些财富。不过在一次体检中查出来身体有一些问题,虽然人最后没事,但仍旧把一大部分资产给了医院。

出院后的他,换了个轻松点的工作,虽然收入少了,但看他每天在朋友圈晒与家人相处、去旅行、去跑步的动态,整个人都比以前年轻了许多。

工作永远是生活的一部分,努力工作是必要条件,但不能因过于努力而忽视了生活。

工作要不要100%投入?真正会工作的聪明人,都不会用力过猛

 

整理过一个清单,从工作+生活的角度来说,我们有很多的任务需要去完成。不但要对工作中的不同职责保持平衡,实现OKR的目标。也要对工作和生活的不同角色,尽可能的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对大部分人来说,工作和生活是分开的。工作和生活是为了更幸福的人生。如果把某个领域看的过重,会让我们忽略掉其他角色的责任,不断的积累疲惫和焦虑。

在不同角色间的切换,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清自己,想要的和需要的,卸掉过重的包袱,轻装简行才能走的更快更稳。

4、在工作中修行:工作不是幸福本身,但是很重要的部分

 

稻盛和夫说:理解工作的意义,全身心投入工作,你就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日本的匠人精神和职人精神,是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代表。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虽然不至于说从工作中获取幸福感,但工作也是所有人都避不开的话题。

工作中的纠纷、功利、不公平现象有很多,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困难也是工作和生活自然存在的一部分,躲不开也避不掉。

学会在工作中修行,锻炼自己的心智,与生活相辅,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的人。

 

四、写在最后

孟子说: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在职场中,会工作的人,不会选择100%投入,用力过猛就没办法收放自如。如果不择手段费尽心力的想得到某一样东西,结果反而往往得不偿失。

学会合理的安排工作和生活,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