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脂肪肝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如何认识和检查?

2021-07-24 10:12:00 肝问题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血液凝固与抗凝处于动态平衡时,血液维持正常流动性,如凝固活性增高和(或)抗凝活性降低,即为高凝状态(HCS)。HCS是引起高黏滞综合征的病因之一。致HCS的主要因素包括血小板数量增加及活化、凝血因子数
血液凝固与抗凝处于动态平衡时,血液维持正常流动性,如凝固活性增高和(或)抗凝活性降低,即为高凝状态(HCS)。HCS是引起高黏滞综合征的病因之一。致HCS的主要因素包括血小板数量增加及活化、凝血因子数量及活性增高、抗凝血因子数量及活性下降、纤溶系统活性下降、血管壁状态改变、血液流变性改变,以及上述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检查HCS包括以下几方面。
  (1)凝血和抗凝因子方面:纤维蛋白肽A、B,蛋白C多肽,凝血酶,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凝血酶多肽,抗凝血酶Ⅲ,蛋白C和蛋白S等。
  (2)血小板活性方面: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F4),血栓烷B2,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血小板5-羟色胺,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黏附试验,血小板微粒,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单核细胞凝集性(PMA、CD41),抗血小板GPⅢa单抗(CD61),GPⅡb/GPⅢa复合物凝血因子Ⅰ受体(PAC-1)和血管性抗血友病因子(vWF)等。
  (3)纤溶系统方面:纤维蛋白(原)早期裂解产物、D-二聚体、t-PA和PAI等。
  (4)血管壁内皮细胞状态方面,循环内皮细胞计数,凝血酶调节蛋白,内皮素,t-PA,PAI及vWF等。
  (5)血流流变性方面: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凝血因子Ⅰ水平,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及血沉等。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