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外推容积小于0,怎么解读肺部小结节大小?

2022-02-03 13:06:23 推广营销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很多人跟医生说:我肺上一个结节肺功能外推容积小于0,一年前体检发现是4毫米,现在长大了,今年报告说是5毫米。是不是该手术了?最近经常有人来问这个问题:首先肺部微小结节,尤其小于5毫米的磨玻璃结节,不同

很多人跟医生说:我肺上一个结节肺功能外推容积小于0,一年前体检发现是4毫米,现在长大了,今年报告说是5毫米。是不是该手术了?最近经常有人来问这个问题:

肺功能外推容积小于0,怎么解读肺部小结节大小?

首先肺部微小结节,尤其小于5毫米的磨玻璃结节,不同医院不同人测量可能会存在误差。您比如说下图这个磨玻璃结节,边缘有点模糊。

有的人测量5毫米,有的人可能测量4.5毫米。因为边缘模糊,测量起点和终点可能会微小差别,这种微小结节本来就很小,所以会造成差别。同一家医院复查,可以电脑上前后片子直观对比,所以复查尽量在同一家医院。另外,如果A医院CT扫描是1毫米一层,B医院胸部扫描是2毫米一层,也会引起两次扫描的大小、病灶特点不同。

延伸一下,有的磨玻璃结节要不要手术,大小很重要,但不能单纯看大小。比如,有的结节相对比较小,如果有明显的空泡和有血管进入病灶,危险性相对增大。

有的肺部磨玻璃病灶,虽然比较小,内部相对比较密实一点,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指针放宽。此外,随访过程中,磨玻璃病灶前后对比,如果病灶没有长大,密度变实了,也需要考虑手术。

欢迎您关注@医疗科普徐医生

4级慢阻肺是最严重的肺疾病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这种疾病的气道受限多为进行性发展,病情进展的快慢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导致的异常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肺功能外推容积小于0,怎么解读肺部小结节大小?

肺功能外推容积小于0,怎么解读肺部小结节大小?

肺功能外推容积小于0,怎么解读肺部小结节大小?

慢阻肺的发生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长期反复发作关。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持续气流受限时,可以诊断为慢阻肺。

慢阻肺的严重程度根据肺功能(应用气管扩张剂后第一秒呼气容积/肺活量)检查结果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级,长期的慢阻肺会引起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也就是说四级慢阻肺是比较严重的肺疾病,需要积极的治疗和早期干预,避免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关注小克了,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谢谢阅读!

身体出现肺小结节,该怎么办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最主要的原因,这跟肺癌发病率高有关以外,还主要与约75%的病人就诊时已是肺癌晚期,5年生存率低于20%密切相关。因此,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就必须重视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肺功能外推容积小于0,怎么解读肺部小结节大小?

其中早期诊断最主要的就是早期发现早期肺癌,而早期肺癌很多时候会以肺结节为表现。所以,检查发现肺结节,如何进行处理与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肺功能外推容积小于0,怎么解读肺部小结节大小?

10个人就有2个能发现肺小结节,特别常见,为什么?其实所谓的肺结节,不过是一个被规范化的医学影像学用词。

肺功能外推容积小于0,怎么解读肺部小结节大小?

大家可以这样理解,这个肺结节,我们可以叫它结节,也可以叫它“小结”,“小节”,甚至“小块”等等都可以,但是这样叫,大家互相交流起来,就乱了,你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你说的什么?那么影像科医生就最后统一标准,把看到的类似某种形态大小差不多的病灶,统称为“肺结节”。

肺功能外推容积小于0,怎么解读肺部小结节大小?

而临床上,当我们肺部出现的病灶以结节或者肿块为表现基本病理形态时,我们影像科医生就会把直径≤3cm的称之为结节;而>3cm的称之为肿块。但不管是结节还是肿块,都可单个出现(单发),也可以同时出现好几个(多发)。

肺功能外推容积小于0,怎么解读肺部小结节大小?

单个出现的往往见于肺癌、结核球及炎性假瘤等;而多发的最常见于肺转移瘤,当然我们在一些坏死性肉芽肿、多发性含液肺囊肿等病人身上,也见过。结节与肿块除了大小不同以外,其他表现都差不多一样的。

肺功能外推容积小于0,怎么解读肺部小结节大小?

认识下肺结节与肿块

肺功能外推容积小于0,怎么解读肺部小结节大小?

如图:同为肺窗与纵膈窗,a、b均为肺内结节,边缘不规则,短毛刺,结节内密度不均匀,病理结果为“肺腺癌”;c、d显示为肺内肿块,边缘光整,病理结果为“错构瘤”。

肺功能外推容积小于0,怎么解读肺部小结节大小?

而肺结节之所以那么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肺部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呼吸器官,而它出现的病灶,很多都可以以“结节”为基本病理形态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我们人的肺部是没有结节的,结节就是一种病理状态;

二是影像学技术发展是关键。大家可以问问我们父辈或者你爷爷奶奶那一代,那时候他们多不多肺结节的,得到的答案肯定是没听过或者说很少。事实就是那样的,肺结节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就是我们的螺旋CT检查的出现,越来越多的肺部小病灶被发现,尤其是高分辨力CT和其他ct后处理技术及动态增强检查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肺结节”小病灶被发现。

所以,大家也可以发现,肺结节其实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影像学的表现,它不代表具体是一个什么东西,只是人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有结节的。因此,这肺部发现了这个结节,就说明它肯定是病理的,同样病理的有的是良性的,还有的是恶性的,需要进一步检查、随访来区分。只不过通常情况下,在影像下我们大家都叫肺结节,非常常见。

体检发现肺结节怎么办?需要切除吗?这得分情况,因为每个人被发现的肺部结节都可能不一样,因此其良恶性程度也就会有所区别!

首先,看是初次发现,还是定期随访复查的。

对于定期随访的肺结节,那么大家留好首次影像学检查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对比就不知道这结节是否有变化,有变化就需要处理,恶性可能性大;而没变化,良性可能性大,则继续随访。

如果是对于初次发现自己肺部有“结节”,这时候我们先要看大小!

对于<1cm的肺结节,基本上很少会有一些特别典型的影像学征象,这时候往往非常难分辨清除,就好比蚂蚁太小,你很难捉住它一样,这时候我们医生很多时候会建议患者做一个定期观察,比如每三个月到六个月,来复查一下胸部CT。

随访过程中如果发现这个肺结节逐渐增大,则恶性程度可能会增加;如果长期稳定,这良性的可能性比较大。当然,这只是大小的变化,其实还有密度的变化等等,如果有变化,尽早手术切除有必要的。

而对于≥1cm的肺结节,这时候的肺结节除了大小比较大以外,我们发现一般它们都会有一些典型影像学特征,同样特征有好有坏的,坏的我们叫做肺结节的恶性特征,通常比较常见的有一些几种:

第一,肺结节有分叶状者,提示为恶性比较常见;

第二,边缘较完整,但是出现毛刺者,同样多提示恶性;

第三,混合磨玻璃样结节实性成分增多者或者是以前是单纯性磨玻璃结节变成了混合磨玻璃样结节,均提示恶性可能大;

第四,肺结节旁边结构有改变,比如有胸膜凹陷征或者是血管集束征等,同样也是恶性重要表现。

对于肺结节发现有以上恶性特征越多的,恶性程度越高,四个以上的建议今早手术切除;但假如你只有一个或者两个恶性特征的,还不想手术的,可以及时采取穿刺活检进一步确诊到底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而对于那些不具备任何恶性特征的肺结节,应根据肺结节大小、良恶性倾向、年龄以及个人是否有长期吸烟史、是否有肺癌家族史等进行综合分析,由专业医生为您制定合适随访时间。一般情况下,每3个月或者6个月复查一次,如果病灶比较小,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但假如病灶比较大,则间隔时间就要相对缩短!

假如随访的过程中没有发现肺结节有变化,或者变化不大,是否就可以立马停止随访?毫无疑问,观察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这是好事!随访最主要的是影像学来观察,因为肺结节不会有任何症状,而一般情况下,只要这个结节没有影像学方面的变化,我们医生就会建议继续随访下去。

至于什么时候可以停止随访,这个没有标准答案,有的医生会建议一直随访下去,但也有的建议至少随访5年,或者说5年以后,就会延长复查的年限,比如从一年变成二三年后,但注意不是所有的结节都可以,尤其是一些高危结节一定不可以。

而且不是说随访没有一点不变,就等于可以保留,像一些高危结节,有时候我们如何随访后没有变化,但是假如认为它该被切掉,还是会建议患者积极采取外科手术切除。

而最后,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肺结节病人,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应该选择在我们专业医生判断后觉得你的肺结节有恶性倾向时候,尽早做;同时对于那些虽然目前看起来没有恶性倾向,但是不帮他切掉,工作,日常生活就不能正常进行的个别患者,我们也建议可通过微创手术来解决。

关于肺结节,大家如果还有疑问可以下方留言,我们一起交流,我坚持用大家看得懂的文字进行解释,为大家提供“看得懂”的科普,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转发给你身边的人,一起学习!

TAGS: 结节  小于  毫米  肺部  容积  功能  小结  微小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