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有哪些?

2022-01-08 11:33:24 百科大全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经常洗手对手有好处手卫生:一、保持手卫生是有效预防控制病原体传播,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最基本、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用肥皂洗手后手部菌量比操作中手部的带菌量下降了65%-84%,而且洗手次数

经常洗手对手有好处手卫生

手卫生,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有哪些?插图

一、保持手卫生是有效预防控制病原体传播,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最基本、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用肥皂洗手后手部菌量比操作中手部的带菌量下降了65%-84%,而且洗手次数越多手部细菌减少越明显,因此重视手卫生是控制细菌感染的关键。

二、正确的洗手方法应该是:首先打开水龙头,用流动的水冲洗手部,使整个手充分浸湿;均匀打上肥皂或洗涤液,让手掌、手背、手指、指缝等都沾满,然后反复搓揉双手及腕部,搓揉时间不应少于30秒;最后再用流动的水冲刷干净,直至手上不再有肥皂沫为止,冲洗时要把手指尖向下,双手下垂,以免脏水再次污染手和前臂。如果手比较脏,可重复洗2至3次。

为什么要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为加强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要求如下:

1、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制定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2、对医院职工开展全员性培训, 使所有医务人员加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及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3、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的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一)Ⅰ类和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Ⅰ类和Ⅱ类区域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供应室洁净区、重症监护病房等。

(二)Ⅲ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2。Ⅲ类区域包括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

(三)Ⅳ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fu/cm2。Ⅳ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4、医院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口腔科、妇门人流室等重点部门应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流动水洗手,洗手液和干手设施避免二次污染。

5、进行外科手消毒时,禁止佩戴假指甲、戒指等饰物。

6、手卫生方法:医务人员应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在频繁接触病人的诊疗过程中,当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代替洗手;当接触传染病人或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双手,然后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7、洗手后应使用无菌巾擦手,盛装无菌巾的容器应当干燥、灭菌。

8、每月对全院各科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怀疑流行爆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