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生活在哪里 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

2024-02-14 09:38:31 生活妙招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即拟步行虫属,原产北美洲,五十年代从苏联引进中国饲养。黄粉虫干品含脂肪百分之三十,含蛋白质高达百分之五十,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因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百分之四十左右,蛹含百分之五十七,成虫含百分之六十,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即拟步行虫属,原产北美洲,五十年代从苏联引进中国饲养。黄粉虫干品含脂肪百分之三十,含蛋白质高达百分之五十,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因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百分之四十左右,蛹含百分之五十七,成虫含百分之六十,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黄粉虫幼虫活动的适宜温度为十三度到三十度,最适温度为二十五度到二十九度,低于时度极少活动,低于零度或高于三十五度有被冻死或热死的危险。

黄粉虫.jpg

黄粉虫的形态特征

黄粉虫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即成虫、卵、幼虫、蛹4种变态。成虫体长而扁,长1.4~1.8厘米,黑褐色具有金属光泽,头部为前口式,唇基两侧不超过触觉基部。成虫在羽化过程中,头、胸、足为淡棕色,腹部和鞘翅为乳白色,开始虫体稚嫩,不愿活动,4~5天后颜色变深,鞘翅变硬,灵活但不飞,爬行较快,经精心喂养后,成虫群体交尾、产卵。

黄粉虫6.jpg

黄粉虫的生活习性

黄粉虫的幼虫喜群集,13℃就活动取食,35℃以上仍能生长,50℃以上就不能生存,幼虫和成虫之间有大咬小的残杀性,缺食时也会相互残杀,幼虫有时也会咬伤蛹。因此,要将同龄的成虫、蛹、幼虫、卵分别筛出,放在各自的饲养箱中饲养。幼虫生长过程中,体表颜色先呈白色,第一次蜕皮后呈黄褐色,以后4~6天蜕皮1次,幼虫期蜕皮6次,幼虫50日龄后体长达2~3厘米时化蛹,在室温20~30℃的情况下,经1周后蜕皮变为成虫,刚羽化的成虫翅呈白色而较薄,2天后变为褐色,喜在夜间活动,爬行速度较快,不喜飞行,羽化1周后便开始产卵。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