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阅读时 这个动作不要做 极有可能将孩子导向不会阅读

2024-02-06 13:30:31 幼儿教育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阅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开始重视起孩子的阅读习惯。尽管这是一种积极的趋势,但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仍然依赖指读的方式来阅读。指读,即以手指指向文字逐字读音,最初在孩子识字阶段由父母或老师指导使用。对于已经上小学的孩子,尤其是进入三四年级的孩子,是否适合继续使用这种方式,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指读阅读表现为阅读能力的缺失,将这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阅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开始重视起孩子的阅读习惯。尽管这是一种积极的趋势,但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仍然依赖指读的方式来阅读。指读,即以手指指向文字逐字读音,最初在孩子识字阶段由父母或老师指导使用。对于已经上小学的孩子,尤其是进入三四年级的孩子,是否适合继续使用这种方式,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对于小学生而言,指读阅读表现为阅读能力的缺失,将这种方法作为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手段并不明智,反而可能对孩子的正常阅读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孩子将来根本不会真正阅读。将探讨指读阅读的负面影响以及为何对于小学生而言,应该避免使用这一方法。

1. 指读依赖:无法自主阅读

为了防止孩子在阅读时出现读错字、读漏字、读跳行等问题,一些家长采用指读的方式指导孩子阅读,甚至保持到孩子已经上小学的阶段。然而,这种做法导致孩子高度依赖于指读,一旦没有手指指向文字,他们可能无法流畅地进行阅读。实际上,定期进行指读的孩子在阅读时往往只能跟随手指一字一句地移动,而不能独立完成自主阅读。

以我家孩子为例,她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但她在阅读时从不使用手指指读。相较之下,她认为指读动作会明显影响阅读体验,这表明她已经进入到享受阅读的境地。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但通过长期指读的孩子可能错过培养这一能力的机会。

2. 出声指读:干扰阅读行为

与朗读需要出声不同,阅读是无需读出声音的。在阅读时出声不仅会干扰自己,还可能干扰到他人。更重要的是,这种出声指读的方式对阅读效果并不理想。理想的阅读应该是一种完全沉浸于书中的体验,从眼睛到专注力再到思维,完全与书籍融为一体。

3. 低效率的指读阅读方式

指读阅读方式与正常的阅读不同,因为它需要经历逐字指认的过程,从而导致阅读效率较低。在平时,这种方式可能看不出明显的问题,但在考试等分秒必争的场合,这种低效的指读方式可能对孩子造成严重影响。在考试中,指读方式使得孩子的阅读速度变得很慢,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也无法留出更多时间仔细斟酌题意,这在考试中将会带来很大的不利因素。

4. 阅读理解障碍:局限的词汇理解

阅读和识字是不同的概念。虽然识字可以通过阅读来实现,但识字并不是阅读的唯一任务。阅读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对词组、句子、段落和整篇文字的理解上,才能帮助孩子全面理解文字所要表达的意思。指读方式容易导致孩子只集中精力于单个字眼,无法看到更广泛、信息更丰富的句子、段落和整篇文字。这种片面的阅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低下。

正如古诗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庐山,才能看清庐山全貌。在阅读中,应引导孩子跳出指读方式的狭窄局限,不去拘泥于逐字指认,而是站在把握句子、段落、篇章的高度去进行阅读。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阅读中获得更大的收获,发现更广阔的阅读世界。

TAGS: 孩子  阅读  小学  对于  年级  已经  方式  逐字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