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带大的孩子 跟妈妈不亲 这些原因说到根本

2024-02-06 13:33:04 幼儿教育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病房内,一岁多的小丞丞罹患川崎病,全情投入照顾的是妈妈,小丞丞却一直哭闹着要奶奶。妈妈只能默默地哄着孩子,但即便小丞丞入睡,也难以得到宁静。妈妈感叹地说:“小丞丞平时一直是奶奶带,我要上班,担心打扰他休息,晚上也和奶奶同床。”这次孩子生病,只能有一个人陪护,而奶奶也身体微微发热,于是妈妈便自己前来。小丞丞内心里渴望的人却是奶奶。看着怀中的小丞丞,妈妈除了担忧孩子的病情,还满怀失落和无奈。在现实生活

病房内,一岁多的小丞丞罹患川崎病,全情投入照顾的是妈妈,小丞丞却一直哭闹着要奶奶。

妈妈只能默默地哄着孩子,但即便小丞丞入睡,也难以得到宁静。妈妈感叹地说:

“小丞丞平时一直是奶奶带,我要上班,担心打扰他休息,晚上也和奶奶同床。”

这次孩子生病,只能有一个人陪护,而奶奶也身体微微发热,于是妈妈便自己前来。小丞丞内心里渴望的人却是奶奶。

看着怀中的小丞丞,妈妈除了担忧孩子的病情,还满怀失落和无奈。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妈妈由于面临经济压力,在孩子刚出生后就将他们托付给爷爷奶奶,而自己则投身到外面赚钱养家的生活。

确实,一些孩子虽然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对他们深感亲切,也会深爱爸爸妈妈,与妈妈的感情也十分亲密。

也有一些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对妈妈一点也不亲近,似乎亲子关系就此破裂。

这种情况的发生,有一些根本原因需要深入探讨。

一、缺乏为人父母的责任心

在生活中,一些妈妈将孩子交给老人照顾,往往是为了工作赚钱,以便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

由于她们怀有为人父母的责任感,尽管无法与孩子日夜相伴,但她们一直牵挂在心。不仅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也用心安排孩子的饮食起居。

平时,她们会经常与孩子通电话、视频,关心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有空的时候,她们会回家陪伴孩子,或者将孩子接到身边暂住几天。

在孩子身边,妈妈会放下一切杂念,陪孩子玩耍、入睡,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尽管父母不能时时刻刻陪伴在孩子身边,但他们一直关心着孩子的生活,没有过多地缺席孩子的成长。

孩子虽然不能天天看到父母,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感受到妈妈的关心,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深爱。这种天生的亲子关系,再加上后天的培养,孩子与妈妈的感情自然而然也是无法替代的。

一些年轻的妈妈可能因为年轻,好玩心重,生完孩子后由于不愿被孩子束缚,将孩子交给老人照顾后,便真的对孩子不再关心。

我们家附近的孙阿姨就时常抱怨:

“哪有这样当妈的,孩子放在这都7年了,十天半个月都不来看一眼。”

孙阿姨的孙子从出生开始就由她和老伴照顾,儿子和儿媳生活得十分自由,几乎不去看望孙阿姨。

孩子如今上小学了,对父母冷漠无情,一点也不亲近。由于孩子的成长记忆中没有父母的身影,对妈妈没有依赖和信任,妈妈在孩子眼中只是一个称呼,自然无法亲近。

二、妈妈对奶奶带大的孩子产生反感

我们邻居的玲姐就是这样的例子,她的大儿子从出生开始就由婆婆照顾,这些年为了减少家庭矛盾,玲几乎不参与孩子的事务,过着自由潇洒的生活。

在玲的眼中,大儿子的许多行为习惯与婆婆如出一辙。平时,玲对孩子缺乏耐心,有时候甚至想着改变孩子的习惯,但孩子不愿合作,再加上有奶奶偏袒,孩子变得任性张扬。

玲私底下还会嘀咕:“这孩子就像是我婆婆生的,真是一点也不亲。”

面对由奶奶带大的孩子,妈妈潜意识里会将自己对婆婆的不满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带有刺的个性让妈妈更加难以接纳。

三、受奶奶言传身教的影响

朋友的婆婆是一个占有欲极强的人,孩子刚出生就被婆婆接过去照顾。

婆婆总是说她不懂得带孩子。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婆婆更是时常向孩子灌输奶奶最疼他,妈妈不关心他,妈妈不好、妈妈不想他的观念。

朋友经常给孩子制定规矩,但婆婆总是偷偷纵容孩子。这让孩子对妈妈的反感逐渐加深,与奶奶的亲近感也逐渐升温。

一些奶奶可能过于强势,私心较重,占有欲强烈。由于不喜欢儿媳妇,她们就试图通过控制孙辈,让孙辈更亲近自己,不亲近妈妈。

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纽带是天生的,即便错过了孩子早期的陪伴,妈妈依然可以通过努力来弥补。尽管工作再忙,妈妈也要满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培养孩子的依赖感和信任感。

这样一来,即便是由奶奶带大的孩子,同样会对妈妈产生深厚的亲情。

TAGS: 奶奶  妈妈  孩子  川崎  只能  一直  陪护  罹患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