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没动力 试试鲇鱼效应 激发出孩子的好胜心 越学越有劲

2024-02-06 13:50:28 幼儿教育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孩子在学习上如果失去了动力,很可能会在学业的长路上徘徊很久,甚至选择放弃。学习动力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我一直坚信,让孩子置身于良性竞争的环境中,是不断获得进步和提升的有效途径。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定律叫做“鲇鱼效应”。据说,这个定律源自挪威,一个爱吃沙丁鱼的国家。活的沙丁鱼在市场上价格颇高,因此渔民们为了卖个好价钱,总是设法在捕捉沙丁鱼后让它们活着回到港口。然而,无论渔民们如何努力,每

孩子在学习上如果失去了动力,很可能会在学业的长路上徘徊很久,甚至选择放弃。学习动力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我一直坚信,让孩子置身于良性竞争的环境中,是不断获得进步和提升的有效途径。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定律叫做“鲇鱼效应”。据说,这个定律源自挪威,一个爱吃沙丁鱼的国家。活的沙丁鱼在市场上价格颇高,因此渔民们为了卖个好价钱,总是设法在捕捉沙丁鱼后让它们活着回到港口。然而,无论渔民们如何努力,每次返程途中仍然有大量的沙丁鱼因为缺氧而死亡。唯有一条渔船例外,它总是能够带回大量活着的沙丁鱼。

这引起了其他渔民们的极大兴趣,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这条渔船的秘诀在于每次捕获沙丁鱼后,船长都会在水槽中放几条以沙丁鱼为主要食物的鲇鱼。鲇鱼一进入水槽,便四处游动,而沙丁鱼为了生存,只能拼命地躲避,加速游动,从而避免被鲇鱼捕食。正是在这个刺激下,沙丁鱼在运输途中不再缺氧而死。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失去前进的动力,只是因为缺少了一些刺激和必要的危机感。这就像跑步,如果只是一个人在操场上徒自奔跑,速度可能很难提升;但如果进行一场比赛,与他人一较高下,为了获得胜利,你自然会全身心投入,尽全力奔跑。

将这种情境推向极端,例如在一个人身后释放一只凶猛的饿狼,让其追逐,我相信,为了逃生,这个人必定能突破自己的极限,以一种难以置信的速度逃离。这种情景或许极端,但从中我们可以得知,适度的刺激和危机感能够激发人的潜能,让其在生死存亡的压力下表现出色。

学习是一段漫长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难免会经历学习疲劳期,失去对学习的热情和对目标的追求。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像“鲇鱼”一样,刺激一下孩子,唤醒他们内心的那份紧张感和危机感,激励他们继续前行。

举个例子,我曾认识一个名叫凯凯的小朋友。刚进入小学一年级时,他的学习成绩一般,仅维持在中游水平。然而,到了三年级,他开始有了惊人的进步,最终在班级排名中一路冲到前三名。如今,他已是一所世界级名校的气象学博士研究生。

凯凯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惊人的进步,关键在于他的好朋友是一位学霸,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或许是因为总是被家长们用来和自己比较,凯凯在内心里一直有一个渴望:超越自己的好朋友。这种刺激让他努力刻苦学习,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进步。

凯凯说:“每当我想要放下书,出去玩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好朋友都在努力学习,而我还在贪玩,我凭什么能够超越他呢?”正是在这种想法和危机感的推动下,凯凯像水槽中的“沙丁鱼”一样,努力游动,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学习的道路上,为自己找一个竞争对手,是激励自己前进的有效方法之一。人们都有好胜心,当你一个人在做某事时,由于没有其他人和你展开公平竞争,你可能对成败得失不会那么在乎。但在有了竞争对手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好胜心会激发你的斗志,你会更加勤奋努力,从而达到目标。这种公平竞争的环境,可以在激烈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孩子的自觉性、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因此,当发现孩子陷入学习懈怠期时,父母可以尝试引导他们寻找一个竞争对手,让双方共同努力,实现双赢。在这种情境下,孩子会因为好胜心而激发学习的动力,越学越有劲。这也是“鲇鱼效应”在教育中的生动应用。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