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是如何知道企业税款有无异常的?

2024-01-18 07:41:04 金融百科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①关心企业收入,根据企业成本和费用,检查企业利润是否异常。 ②企业成本,根据企业的每一笔费用、商品和匹配税票,判断是否有异常。 ③企业库存量,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定期起伏数


①关心企业收入,根据企业成本和费用,检查企业利润是否异常。

 

②企业成本,根据企业的每一笔费用、商品和匹配税票,判断是否有异常。

 

③企业库存量,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定期起伏数据信息。供应链管理上、中、下游企业的数据信息可以根据检查来检查是否有异常。

 

④企业银行账户,根据应收账款的金额,判断是否有异常。

 

⑤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与企业毛利率不匹配,企业期末存货与留底税不匹配;

 

企业缴纳的地方税务局附加税与国税增值税核对不一致,可根据互联网大数据识别异常。

税务局是如何知道企业税款有无异常的?

 

最严税务稽查,全面来袭!

 

40多个部门将提供税务管理帮助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部、金融企业、市场管理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局、法院、价格部、高新技术部、出入境管理部等40多个部门为税务机关提供税务管理帮助和税务相关信息共享资源。

 

举个例子:

 

1、人社部:

 

税收帮助: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金时,应当在劳动关系、机构人事关系、缴费年限确定等方面给予帮助。

 

资源共享信息:学籍档案、职业资格证书、继续再教育、个人社会保障、学生就业下岗等相关信息。

 

2、金融机构

 

税收帮助:帮助经营者、付款人、义务人和相关被告设立账户、储蓄、冻结储蓄或扣除税费。

 

共享信息:提供账户、账号、投资收益以及账户利息、期末余额、单笔资金往来达到一百万元或者一日内提取现金一百万元以上等信息。

税务局是如何知道企业税款有无异常的?

 

三、税务机关向其他部门提供涉税信息

 

税务机关对行政处罚法、欠税信息、重要税务违规黑名单信息、异常家庭信息、、异常家庭信息、税务信用等级信息、税务数据统计分析。

 

多部门涉税信息共享!无死角监管时代来临!

 

事实上,除深圳外,一些地区已经实施了多部门信息共享资源体系。对企业实施多部门信息共享资源代表什么?

税务局是如何知道企业税款有无异常的?

 

1、摆脱信息堡垒,控制无死角

 

过去,税务机关只能根据税票、税务申报等信息掌握经营者的税务相关信息,不可避免地由于缺乏信息、不平等,使逃税等违反企业安全规定。

 

以后,税务机关不但根据税收层面把握信息,还能够利用别的部门把握经营者很多的经济指标信息,完全摆脱了信息堡垒,企业再想偷漏税早已难以实现了。

 

二、监管效率高,逃税肯定会被发现!

 

多部门创建涉税信息共享资源,所有违纪行为都会立即发现,而不是等两三年才能翻出旧账。

 

三、监管范围更广,所有违纪行为都无处藏身!

 

过去,税务机关主要集中在一些经营者身上,并没有全面启动某一领域,特别是在新领域和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领域。

 

税务机关在与多个部门创建涉税信息共享资源后,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核对,所有违纪行为都无处藏身。

 

四、联合处罚,增加违规成本!

 

违规成本的增加不仅体现在缴纳处罚、滞纳金和追究法律责任上。税务机关向其他部门提供涉税信息后,也可能影响相关责任人的交通、购房和留学。

 

金税四期+互联网大数据+多部门涉税信息共享资源,最熟悉你的人很可能只有税务局

 

中国的税收自然环境极其复杂,无论是老板还是自己,虽然不是会计,但一定要有财务观念。

 

说到避税,你可能会问:纳税是一项不可推卸的义务。你怎么能说有效的避税呢?避税不是一种违法犯罪吗?你能做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区分它。避税不同于逃税。避税是为了有效地降低税收支出,而逃税并不是为必须纳税的新项目。

 

合理合法的避税是指经营者在重视税收法律、依法纳税的条件下,采取适当的对策,避免纳税责任,减少纳税费用。有效的避税不是逃税,而是一种常规的法律法规主题活动。有效的避税不仅是财政部门的问题,也是销售市场、商业服务等部门的相互合作,从合同签订、资产收支等领域开始。

 

用案例告诉你税务大数据到底分析了个啥?

 

一、税务机关数据

(一)税务登记数据风险分析

(二)申报数据风险分析

(三)发票数据分析

(四)新办企业综合分析

二、企业财务数据

(一)会计科目数据分析

1.其他应收款。

2.营业外支出。

3.会议费支出。

4.其他应付款。

(二)会计指标风险分析

(1)存货周转率。

(2)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

(3)增值税税负和成本利润率

(4)成品油抵扣进项税额比例

(5)企业所得税贡献率(企业所得税占营业收入比例)

三、第三方数据

财政部门: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财政奖励信息;政策性拆迁补贴;政府招标采购信息;房地产项目土地返还款信息;政府工程项目审计报告等。(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核准、备案信息;基础建设项目投资信息等。

工商部门:股权转让信息;关联关系信息;注册资本变动信息;股东信息等。

民政部门:安置残疾人就业信息;福利彩票销售、奖励信息等。

国土资源部门:土地出让信息;耕地占用信息;土地权属变更信息等。

住建管理部门:工程竣工验收信息;工程造价信息等。(作者:当地造价站会公布主要建筑材料的价格信息,这个对审核价格非常重要,工程造价也会参考这个价格。)

公安部门:入住信息;通讯信息;微信信息;支付宝信息;车辆登记信息;车辆检测信息等等,个人信息最全的部门。(

2018年底,某市税务局稽查局对某驾驶学校进行检查,该驾校主要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因学员为个人,不需要发票,该驾校通过个人微信、支付宝收取学员费用,少记收入。检查人员通过外调车管所学员报名情况、教练车备案情况、学员考试名单等资料,与驾校账列学员名单匹配,查补税额300万元。

运管部门:客货运公司信息;运输车辆GPS信息等。

海关部门:进出口设备信息;报关单信息等。

审计部门:工程项目审计报告;离任审计报告;年度审计报告等。(作者:财政部门如果对工程审计踢皮球的话,我还打算去审计部门碰碰运气,呵呵,总要抓到一个免费劳动力。)

科技部门:高科技企业登记信息;技术转让信息;科研项目立项信息等。

人民银行:存款、贷款、资信、流水信息;反洗钱中心分析信息等。

黄某在眉山市某商业银行开设个人账户,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共发生交易1904笔,累计金额高达12.28亿元。2017年6月,眉山市人民银行反洗钱中心通过情报交换平台向眉山市地税局传递了情报。最终核实,黄某通过控股甲公司取得股息、红利2亿元,未缴纳个人所得税。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转让专利权名单信息等。

供电、供水、燃气公司:能源、资源耗用信息等。

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证发放统计信息;企业安置残疾人信息等。

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危化品检验、管理信息等。

城管执法部门:广告工程信息;户外广告登记信息等。

人民法院:动产、不动产、股权处置信息;裁定书;判决书;企业破产信息等。

专业涉税机构:资产评估报告、年度审计报告、土地增值税清算报告等。

四、互联网数据分析

(一)专业网站

1.Aoogle earth (谷歌地图)。利用卫星照片查看建筑物过去每天的具体情况,也许可以发现些奇奇怪怪的事情。

2.当地的住宅与房地产信息网站。了解新开楼盘信息,包括:开发商、项目信息、楼盘出售情况、限购房源、平均价格、广告宣传信息等。

3.当地国土资源管理局网站。查询土地招拍挂信息、土地转让信息等。

4.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各省市都有这样的网站,可以查询建筑工程、政府采购、招投标信息等。

5.裁判文书网。涉税诉讼都可以在这上面找到,有时候看法官怎么说的相当提升自己的谈话水平。

6.巨潮资讯网。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网站,上市公司公告都在这里第一时间发布。

7.当地的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当地造价站每个月都会出一份,工程量、材料价格、人工成本都在里面,相当好用还免费。

(二)专业软件

“爬虫软件”。简单说就是可以对关键信息进行快速检索和分析的软件,有钱的地区已经在试点与互联网公司合作了,税务加计算机双料人才一定是发展趋势,不知道我来得及不?

某省税务局开展专题性涉税风险信息采集,委托浪潮公司对本省上市公司股东股票减持信息进行数据抓取,共计798条。下发各市局核查,取得良好效果。(作者:看着别人家的,口水流一地。)

五、大数据分析测算

(一)能耗测算

某企业主要生产高强度瓦楞纸,2020年产成品入库11000吨,煤、电为主要能源,按行业平均标准,每吨产成品耗煤量0.69吨,每吨产成品耗电量400千瓦时。2020年耗用煤10300吨,耗用电600万千瓦时。

根据耗煤量测算产成品数量10300/0.69=14900吨,根据耗电量测算产成品数量6000000/400=15000吨。按14900吨计算实际产量,与入库产成品差14900-11000=3900吨。(作者:如果制造产品单一,工艺有行业标准,我建议还是照章纳税吧,别折腾了。)

(二)工时(工资)测算

某造纸机械厂主要生产复卷机,库存极少。2019年申报销售收入660万元,每台复卷机需要喷漆280个小时,生产工人100人按保底工资+工时工资计算工资,保底工资800元每月(合计96万元),工时工资1元每小时。该企业计提生产工人工资106万元。复卷机平均市场价格2万元每台。

根据生产工人工资计算总工时(106-96)/1=10万工时。根据测算工时计算总产量100000/280=357台。根据测算生产数量计算销售收入357*2=714万元。(作者:如果将目标集中在原材料发票上,不如多在人工费用上想办法。公众号正好有篇文章,讲劳务费虚开的,了解一下?)

(三)设备产能测算

某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的生产。2011年开始试生产,2016年申报销售收入10.54亿元,2017年申报销售收入10.87亿元,2018年申报销售收入11.1亿元,2019年上半年申报销售收入3.15亿元。该公司2016-2019年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生产设备增长较大,留抵大量进项税额。固定资产的增加并没有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买来的设备不使用吗?经询问会计,新建生产线迟迟没有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一直在调试。检查人员外调了机器设备制造商,得知该生产线早就安装调试完毕,产能每年增加1.1万吨商品,按平均单价11212元计算,新增产品市场价值12332.2万元。2016-2018年销售收入并无明显变化,存在隐匿收入的风险。

(四)人工智能

深圳市税务局利用人工智能搭建AI风控平台,结合税务登记数据、个人征信数据、风控模型、涉税指标,利用机器学习的算法进行建模,为企业画像,根据画像结果精准识别税务风险,风险识别命中率高达90%。截止2019年6月底,深圳市税务局已经画了“虚假注册”“虚开发票”两张企业画像,下达任务177批次,涉及36916户纳税人,风险命中率分别为89.64%和86.18%

TAGS: 企业  异常  根据  费用  成本  是否  税票  存量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