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短短几年,P2P是怎么走向消亡的?

2024-01-12 09:09:36 金融百科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曾经风靡一时的P2P理财,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对很多人而言,没有了P2P理财,以后想要跑赢通胀越来越难了。

文/谢九

曾经风靡一时的P2P理财,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对很多人而言,没有了P2P理财,以后想要跑赢通胀越来越难了。

经常购买P2P理财的人可能会发现,很多曾经熟悉的P2P平台,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都已经大规模清盘,不再有理财产品可以购买,即使有些还可以正常登陆的P2P,平台上的理财产品也已经屈指可数,能够购买的金额也相当有限。

“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短短几年,P2P是怎么走向消亡的?

 

图:摄图网

按照银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和去年年初相比,国内网贷机构的数量下降了57%。而这还仅仅只是开始,今年7月份,P2P行业的头部公司陆金所也表示将要退出P2P业务,当龙头老大都开始退出,这个行业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P2P行业之所以急速萎缩,主要还是因为监管压力所致。过去几年,P2P行业频频爆雷,甚至屡屡出现平台创始人卷款跑路,导致投资人血本无归的极端事件,P2P行业的口碑急转直下,几乎成为金融诈骗的代名词。在这样的背景下,监管力量开始介入P2P行业,“三降”成为管理层对P2P行业的基本要求,也就是“平台总数、业务总规模、投资人人数”要明显下降。过去几个月P2P行业的萎缩,正是“三降”的真实体现。

“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短短几年,P2P是怎么走向消亡的?

 

2018年1月14日,“钱宝网”的张小雷向南京警方投案自首,张小雷在接受警方审讯(孙陵杰 摄/ 视觉中国供图)

今年7月初,管理层对P2P行业的发展给出了最新的定调,“明确下一阶段将稳妥有序化解存量风险,多措并举支持和推动机构良性退出或平稳转型,维护各地经济金融和社会政治稳定。”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过去一年时间,网贷平台消失了将近6成,连陆金所这样的龙头企业都不得不退出P2P,开始向消费金融转型。

那么,短短几年间,P2P行业到底是怎么从蓬勃兴起最终走向消亡的呢?

我国的P2P行业大概从2012年开始兴起,从最初的几十家网贷平台迅速发展到数千家。从P2P的“初心”来看,这个行业其实对中国金融体系还是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由于中国的小微企业一向融资困难,大量小微企业存在强烈的融资需求,与此同时,在通胀压力下,大量普通人面临资产缩水的压力,而仅仅依靠银行存款不可能跑赢通胀,在这样的背景下,P2P金融横空出世,而且广受市场欢迎。

P2P刚好能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和普通个人的理财需求对接,尤其是由于甩开了传统的银行中介,P2P平台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摆脱银行的利润“压榨”,个人可以获得远高于银行存款的利息,巅峰时期,很多平台都能提供10%以上的年化收益,最近虽然收益率有所下滑,但是也远远超过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理财产品。而小微企业也不用再看银行的脸色,可以通过平台直接快速获得融资。理论上而言,P2P金融如果发展壮大,可以为中国经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顽疾。

“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短短几年,P2P是怎么走向消亡的?

 

由于带有强烈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色彩,P2P行业诞生以来,享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春风。众所周知,中国对于金融行业的准入一直设置极高的门槛,无论从事银行、保险、证券还是信托等等,这些传统金融行业都需要获得牌照才可以经营,可以说,金融业是最难进入的行业之一。或许是担心过多的管制会扼杀了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能力,我国对于P2P行业几乎没有任何准入限制,短短几年间,国内的P2P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数千家。客观上而言,P2P的快速发展还是体现出了相当的积极性,既为大量普通人提供了较高的收益回报,也为部分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短短几年间,网贷成交量从无到有,最高规模飙升到2万多亿元,背后有大量小微企业和投资者从中获益。

但是,高速发展加之监管缺失,这个行业的负面问题开始越来越突出,很多网贷平台为了圈钱,在没有真实企业融资需求的背景下虚构投资标的,使得网贷平台严重偏离了初衷。而对这个行业带来致命打击的,还是大量平台开始卷款跑路,在给投资人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将P2P送上毁灭之路,最终招致了严厉的监管。

面对P2P行业的乱象丛生,过去几年,呼声最高的就是实施备案制。相关平台必须在监管部门备案登记才可以从事P2P经营,有了备案制的门槛之后,就可以避免很多没有资质的P2P平台随意“裸奔”。有关方面一度已经列出了实施备案制的时间表,要求所有网贷平台必须在2018年6月底前完成备案,但结果备案制一再延期,直到现在也没有完成。

从管理层的最新意见来看,监管思路其实远远比备案制更加严格,因为备案制只是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但同时也意味着还有很多公司可以合法经营,P2P这个行业还会继续存在,只是平台数量会少了很多。但是从最新的表态来看,监管层对P2P的态度更加严厉,现在摆在P2P平台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良性退出,要么平稳转型。正在谋划上市的龙头陆金所,就选择了向消费金融转型这一条道路,而剩下更多的中小平台,最终可能只能选择退出。曾经喧嚣一时的P2P,基本上已经进入了这个行业的尾声。

如果从过去很多恶意跑路的平台来看,在给很多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之后,很多平台可以说是死有余辜,早就应该被清理整顿。但与此同时,也还是有不少P2P平台确实发挥了金融创新的功能,无论给小微企业,还是普通百姓,都带来了切实的利益。可惜的是,国内很多行业都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P2P最终也没能逃过这样的宿命,而这个行业原本应该发展得更好。

最近,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动荡,美元降息、人民币贬值、股市下跌、甚至一向稳赚不赔的楼市也开始降温,资产全面缩水,通胀指数却持续上行,在P2P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估计很多人会怀念P2P曾经提供的高收益,未来很多年,应该很难再出现一个能够提供两位数收益的理财产品了。再见P2P!

TAGS: 理财  风靡一时  P2P  通胀  越来  消亡  风靡  P2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