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意思,退避三舍故事概括150字?

2022-01-09 16:01:10 百科大全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成语“退避三舍”是比喻退让、忍让和回避退避三舍的意思,以求避免冲突。注意,它不是说退到三间茅舍后面去,别将“三舍”这样理解就是了。在古代,一“舍”即合三十里,三舍是九十里,“退避三舍”大约是退了近百华

成语“退避三舍”是比喻退让、忍让和回避退避三舍的意思,以求避免冲突。注意,它不是说退到三间茅舍后面去,别将“三舍”这样理解就是了。在古代,一“舍”即合三十里,三舍是九十里,“退避三舍”大约是退了近百华里呢! 现在说,“见到那个家伙呀,谁也会退避三舍。”当然,这是指远远躲开(那家伙)的意思。 此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原句“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为什么晋楚两军相遇,晋军不战而退避三舍呢?这其中有个故事:春秋时候,晋国国君献公宏爱妃子骊姬。骊姬借机让晋献公封自己为夫人,还要立自己的儿子做太子。但献公原来的夫人生有申生和重耳二子,申生早被封为太子了,骊姬便害死了申生,追杀重耳。重耳在楚国国君帮助下,在外躲避十二年,幸保不死。楚王问重耳说:“你将来若能回国当了国君,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你什么贵重东西、奴隶、美好都有了,我能给你什么稀罕物呢?我若做了晋国君王,万一日后同你在战场上遭遇,就退避三舍作为回报吧。”后来重耳果然做了晋国国君,而且真同楚王在战场相遇了,重耳没食言,确实退避三会以报楚王! 人间世事,往往是十分复杂的,若全是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未必有好结果。

退避三舍的意思,退避三舍故事概括150字?插图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讲的是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退避三舍的意思,退避三舍故事概括150字?插图1

人间世事,复杂多变,若全是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未必有好的结果。反之,退避三舍,也未必是委曲求全。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守信用、重承诺,审时度势,礼让在先,抓住时机,最终成就百年霸业。

身陷困境逃亡在外

春秋时期,晋献公有三个儿子,分别是申生、重耳、夷吾三公子。申生为太子,乃仁德君子,具长者之风,深受国人爱戴。重耳亦贤,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

晋献公讨伐异邦,得美女骊姬。后骊姬为献公生育一子,取名奚齐。骊姬意欲让其子嗣君位,于是设计陷害太子申生。接着,骊姬又进谗言,说重耳、夷吾亦为申生同谋。重耳、夷吾听说后,赶紧悄悄逃亡。

重耳辗转于各列侯国,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楚国。当时的楚国,在楚成王的领导下,正值强盛。成王早闻公子重耳是当时贤人,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成王设宴招待重耳,酒酣耳热之际,成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笑笑回答道:“托您的福,我若真能回国当上国君,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以报今日之恩!”古时候行军,每三十里叫一“舍”。退避三舍,就是退让九十里的意思。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派兵护送下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重耳43岁出逃,62岁回国,流亡在外19年,历经磨难,终于当上了国君。

勤勉治国初现峥嵘

晋文公即位以后,勤于修政,励精图治。

国泰民安后,晋国已越入强国之列。晋文公是位有野心的政治家,他不屑于小富即安,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霸主。

晋文公听从孤偃等人的建议,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称霸中原才是有理有据的事情。

恰好其时,周襄王胞弟王子带联合一些大臣,向狄国借兵,夺了王位。周襄王逃居于郑国,并告难诸侯。于是,晋文公亲率大军,马上发兵往东打过去,撇开秦国,把狄人打败,又杀了王子带和一群叛乱的人,护送天子回到京城。

周襄王大为感动,亲自接见晋文公,并赠送四个农业发达的城池给晋文公。这样,晋国即在国力上更添一筹,平定周王室内乱,在诸侯中又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当时,东方齐国的霸权已经衰落,南方楚国的势力发展到黄河流域。晋文公早已看出,要当上中原霸主,就得打败楚国。晋国国力日渐昌盛,人口增长很快,于是,晋文公把原有的两军扩大到三军,积极做好充足的准备,意欲与楚国争霸中原。

城濮之战决胜霸主

又两年,楚成王攻打宋国,宋向晋求援。晋文公的智囊团力挺晋文公救宋。

晋军出战,攻下了归附楚国的两个小国–曹国和卫国,迫使楚军北上。楚成王不想同晋文公交战,听到晋国出兵,立刻派人下命令退兵。但大将子玉刚愎自用,不顾形势变化,仍率楚军杀向晋军驻地。

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向后撤退。晋军的将士很不理解,仗还没打,怎么就退了呢?

晋文公说:当初我在楚国时,受到楚王的厚待,因此曾在楚王面前答应过,如果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即使这一仗败了,我们也要履行诺言。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

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大将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

成得臣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词十分傲慢。大战展开了。

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人放在眼里,却因此中了晋军的埋伏,大败。晋文公趁此机会,约了各国诸侯召开大会,订立盟约。这样,晋文公当上了名副其实的霸主。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