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有什么风俗,过年,你们家乡有什么习俗?

2022-01-09 16:03:20 风俗习惯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前言春节习俗过年有什么风俗,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在千百年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文化。春节习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记忆,彰显了中华儿女独有的文化身份,它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前言

春节习俗过年有什么风俗,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在千百年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文化。

过年有什么风俗,过年,你们家乡有什么习俗?

春节习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记忆,彰显了中华儿女独有的文化身份,它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无论走到任何地方,无论你身居海外,无论你是何要职,一到春节,一定要沿袭这些风俗才能心安,无一例外。

过年有什么风俗,过年,你们家乡有什么习俗?

我家在北方,北方农村春节特有的风俗习惯,我家里是每样都不落下。

过年有什么风俗,过年,你们家乡有什么习俗?

虽然这些风俗如今都被淡化了,个别的甚至消失了,但在当初的历史条件下,这些风俗承载了人们对贫穷的抗争,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仿佛越虔诚越显灵。

过年有什么风俗,过年,你们家乡有什么习俗?

1

过年有什么风俗,过年,你们家乡有什么习俗?

每年腊八,奶奶就会腌腊八蒜,熬腊八粥,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我老妈还在做。

过年有什么风俗,过年,你们家乡有什么习俗?

把蒜扒皮放进坛坛罐罐,倒醋进去,淹没蒜瓣,正好等到大年三十吃饺子时用上。

过年有什么风俗,过年,你们家乡有什么习俗?

醋因为蒜的融入,有了独特的气味,给与味蕾不同于寻常日子的体会,大年三十的饺子因为腊八醋的参与,比寻常日子的饺子蕴含了更美好、更不同的幸福感。

腊八粥一定要熬的,有时候豆类并不那么齐全,但也是有几种放几种,尽量丰富。熬出来的腊八粥黏黏的,稠稠的,加点糖更好喝。

那时候,讲究的人家才做腊八粥,仿佛谁家做了腊八粥,就彰显了日子的充裕和家境的好坏。

2

记得小时候,到了腊月二十三,奶奶就开始祭灶神,把灶台周围上上下下都打扫一遍、擦一遍,把贴在灶台旁边墙上的旧灶王爷画撕下来扔进灶膛里烧掉,然后贴上新的画像。

我奶奶在做这一套工作的时候,有时候还念叨几句,意思就是说灶王爷这一年都很照顾我家,谢谢灶王爷了,希望来年还要多多关照。

奶奶的态度是虔诚的,在她心里,灶王爷真的是显灵了。

现在想来,奶奶一辈子为吃穿发愁,最穷的时候甚至带着我爸爸住了几年娘家,以此得到娘家的帮助渡过难关。

当人无法从现实中得到精神支撑时,往往寄希望于超自然的力量,所以,她的虔诚我完全能理解。

3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一天,全家大扫除,角角落落也不放过,仿佛把这一年的晦气也要赶走。

那时候,没有刷墙漆,奶奶就用面粉熬成浆糊,放在一个脸盆里,然后把旧报纸、旧书本摊开,抹上浆糊,一张张贴到墙上。

现在看来,满屋子的报纸也多少增添了知识气息,因为我妈妈是老师,有知识,只有我家有报纸书本,所以,这种装饰就和我家的文化氛围相匹配。

等我认字后,有时候我躺在炕上,就可以歪着头看报纸上的字,有时候甚至能看到一段故事,有不认识的字还可以随时请教大人,既能美化了屋子还能学到了知识,于是扫屋子贴墙就具有了一举两得的功能。

4

然后就是一整天炸丸子、炸鱼、炸肉、炸藕盒、炸茄盒,家家户户都要炸,炸上满满一大盆。

然后就是盼着重头戏——年夜饭,一年一度的年夜饭是最重要的。

年夜饭是什么呢?

年夜饭就是除夕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把酒言欢辞旧迎新吃的一顿团圆饭,甚至可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这顿饭吃完,全家守岁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千千万万中国人,或打工或工作或上学,每年千里迢迢除夕这天赶回家,就是为了能吃到这家味儿十足的年夜饭。

年夜饭也是好吃的最多的一顿饭,主妇们也只有这个时候才大显神通。

以前,平日里舍不得吃的鸡鸭鱼肉这时候全部端出来,前几天炸的藕盒、茄盒、酥肉、小鱼、民俗味浓郁的年糕、各式花色面点都上了桌。

5

年夜饭吃完要守岁,孩子们在院子里放鞭炮,奶奶和妈妈要包好明天早上吃的水饺。

饺子还要有糖馅的,寓意来年“甜甜蜜蜜”,饺子里还要包上硬币,寓意来年“发大财”……各种创意不胜枚举,无不寄托着全家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第二天早上,大概三、四点钟,就听见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持续不断,此起彼伏。

谁家的鞭炮放得多、声音响,意味着谁家家底厚、人兴旺。

6

早上吃完饺子放完鞭炮,男人们就开始拜年,先是本家,后是庄乡,基本上能跑大半个村子,直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才回来。

那时候拜年,可是真正下跪,跪下磕头。我奶奶的辈分大,基本上村子里的男丁们都来给她磕头。

有叫姑的,叫老姑的,叫二婶子的,叫二奶奶的,叫老奶奶的,一拨儿又一拨儿,一进屋门呼啦啦都跪下,奶奶就开心的招呼她们,说着好听祝福的话。

小时候我看到这种呼啦啦都跪下的场景,感觉非常壮观,但是,农村的风俗是结过婚的女人才可以拜年,女孩是不必拜年的,所以,也就省去了这些下跪的劳顿。

7

初二开始就可以走亲戚了,姥姥、舅舅、姨家,七大姑八大姨,一个也不能少,带上手工的馒头花卷点心,挨个走遍,以显示亲近。

而嫁到外村的姑娘,无论嫁出去多少年,年纪有多大,娘家有人来拜年,是一件体面的事情,一定是要好好招待的。

亲戚太多,就有分工,谁谁谁去大姑家,谁谁谁去二姑家。我深深记得,奶奶派妈妈和我去本家二姑家拜年,二姑高兴的不得了,好好招待了我们一番,对我显示了无尽的疼爱。

初二,新媳妇也是要回娘家的,这一天,也成为嫁出去的姑娘最期待的一天。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直到把亲戚全部走一遍。

另外,正月十五要打灯笼,要舞龙灯舞狮子,要把对来年的期盼一次次无限放大。

不出正月不算过完年,于是,整个正月,都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中。

结语

如今,春节习俗经历了重视——不重视——重视的过程,春节习俗现在已经开始受到重视,因为,这也属于一种文化,古老中国得以传承延续的文化。

有人说:“一个失去文化根基的民族,是肤浅的民族,一个失去历史遗存和记忆的城市,是令人悲哀的城市。”

这充分表明了传统的民俗文化,记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历史的脚印,何况,传统的民俗文化资源不可再生,一旦失去,将无法挽回。

而传统文化一旦消亡,就会大大削弱民族的凝聚力。

所以,如何在继承中遵循开放与守护并重、传统与现代兼容、开发与保护并存、经济与文化互动的原则,是摆在现代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你以为如何呢?

我是林梢雁,一个三观比五官还正的码字工,关注我,给你好看,么么哒。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