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半夏正确吃法

2023-10-05 20:18:06 美食百科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伏生紫堇半夏●遵义医学院硕士●直答理工网个人专家在直答理工网建立小组●实验经验技术交流丙烯酰胺发表时间:2016-09-17近期实验室有人在做western blot实验,所以我就查了下丙烯酰胺到底是什么鬼,真的有传说中那么可怕吗?丙烯酰胺(学名:Acrylamide),其化学式为CH2=CHCONH2。在常温下为白色无味片状结晶,易溶于水(216g/100mL)、乙醇、醚及三氯甲烷。在常温下会分

伏生紫堇半夏

●遵义医学院硕士

●直答理工网个人专家

在直答理工网建立小组

●实验经验技术交流

丙烯酰胺

发表时间:2016-09-17

近期实验室有人在做western blot实验,所以我就查了下丙烯酰胺到底是什么鬼,真的有传说中那么可怕吗?

丙烯酰胺(学名:Acrylamide),其化学式为CH2=CHCONH2。在常温下为白色无味片状结晶,易溶于水(216g/100mL)、乙醇、醚及三氯甲烷。在常温下会分解为二甲基胺,或是受热分解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NOx。丙烯酰胺是一种不饱和酰胺,在空气中或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聚合反应。瑞典科学家在2002年意外发现,经高温加热的含淀粉食物中会产生丙烯酰胺,像是炸薯条、洋芋片、或是加热温度超过摄氏温度120 ℃的面包。

用途:

丙烯酰胺通常被用作合成聚丙烯酰胺,此聚合物可作为水溶性增稠剂,用于污水处理、凝胶电泳、造纸、矿石处理、布料之免烫处理。一些丙烯酰胺也会被使用在染料制造和其它单体之制造。

毒性:

➊ 急性毒性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大鼠、小鼠、豚鼠和兔的丙烯酰胺经口LD50为150-180 mg/kg,属中等毒性物质。

展开全文

➋ 生殖发育毒性

大量的动物试验研究表明丙烯酰胺主要引起神经毒性;此外,为生殖、发育毒性。神经毒性作用主要为周围神经退行性变化和脑中涉及学习、记忆和其他认知功能部位的退行性变;生殖毒性作用表现为雄性大鼠精子数目和活力下降及形态改变和生育能力下降。大鼠90天喂养试验,以神经系统形态改变为终点,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AEL)为0.2 mg/kg bw/天。大鼠生殖和发育毒性试验的NOAEL为2 mg/kg bw/天。

➌ 遗传毒性

丙烯酰胺在体内和体外试验均表现有致突变作用,可引起哺乳动物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如微核形成、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多倍体、非整倍体和其他有丝分裂异常等,显性致死试验阳性。并证明丙烯酰胺的代谢产物环氧丙酰胺是其主要致突变活性物质。

➍ 致癌性

动物试验研究发现,丙烯酰胺可致大鼠多种器官肿瘤,包括乳腺、甲状腺、睾丸、肾上腺、中枢神经、口腔、子宫、脑下垂体等。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1994年对其致癌性进行了评价,将丙烯酰胺列为2类致癌物(2A)即人类可能致癌物,其主要依据为丙烯酰胺在动物和人体均可代谢转化为其致癌活性代谢产物环氧丙酰胺。

接触途径:

人体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粘膜等多种途径接触丙烯酰胺,饮水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接触途径,为此WHO将水中丙烯酰胺的含量限定为1μg /L。2002年4月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报道,炸薯条中丙烯酰胺含量较WHO推荐的饮水中允许的最大限量要高出500多倍。因此,认为食物为人类丙烯酰胺的主要来源。此外,人体还可能通过吸烟等途径接触丙烯酰胺。

吸收与代谢:

丙烯酰胺可通过多种途径被人体吸收,其中经消化道吸收最快,在体内各组织广泛分布,包括母乳。研究报道,给予大小鼠丙烯酰胺后,在小鼠肝、肺、睾丸、白细胞、肾和大鼠肝、甲状腺、睾丸、乳腺、骨髓、白细胞和脑等组织中均检出了环氧丙酰胺鸟嘌呤加合物。尚未见人体丙烯酰胺暴露后形成DNA加合物的报道。

可通过皮肤吸收(有累积效应)。

操作注意:

避免吸入尘埃,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酰胺粉末时,戴好手套和面罩,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聚合的丙烯酰胺是无毒的,但是使用时也应小心,因为其中可能喊有少量未聚合的丙烯酰胺。

查了这么多,发现它并没有解毒方法,神经毒性全都是不可逆的,所以,实验中还是要注意通风,注意保护自己。另外,少吃油炸的食物哦。

原文发表于直答理工网

乙腈

发表时间:2016-09-17

经常做HPLC实验,乙腈是每天用到最多的流动相,每次都被师姐警告一定要远离HPLC实验室,否则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所以,我还是想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性质: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燃烧时有发光火焰。与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过氯酸盐等反应剧烈。发生火灾时选择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等灭火,用水灭火无效。

新鲜半夏正确吃法

用途:

•乙腈是常用的极性非质子溶剂。

•在无机化学中,乙腈被广泛用作配体,它的简称是ACN。例如乙腈配合物PdCl2(MeCN)2可由加热聚合氯化钯在乙腈中的悬浊液制取。

•由于乙腈介电系数较高,因此是一个广受欢迎的循环伏安溶剂。乙腈也是有机合成的一种二碳原料。它与氯化氰反应可以得到丙二腈。

•乙腈也作为流动相分离分子,常用于柱色谱和更现代的高效液相色谱。

•在核医学领域,乙腈用于合成氟代脱氧葡萄糖等正电子类放射性药品。在合成FDG的过程中,乙腈的蒸发可以带走反应体系之中的水分;反应体系之中乙腈含量的多少,对于FDG的合成效率和药品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乙腈还作为溶剂和反应体系的基质。

传播途径与急救措施:

乙腈急性中毒发病较氢氰酸慢,可有数小时潜伏期。主要症状为衰弱、无力、面色灰白、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胸痛;严重者呼吸及循环系统紊乱,呼吸浅、慢而不规则,血压下降,脉搏细而慢,体温下降,阵发性抽搐,昏迷。可有尿频、蛋白尿等。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自给式呼吸器或通风式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新鲜半夏正确吃法

储存注意: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易(可)燃物、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毒性这么大,以后一定不敢没事去HPLC房间蹭空调了,乖乖的远离有毒中心,做一个健康的科研狗。

原文发表于直答理工网

高锰酸钾

发表时间:2016-09-19

高锰酸钾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的熟悉,从小学的自然课到中学的化学课,一直都离不开高锰酸钾,然而,直到上了研究生才知道,原来高锰酸钾竟然是管制药品,原来高锰酸钾竟然有毒,原来高锰酸钾竟然可以致命。想想小时候在课堂上高锰酸钾的表现,不得不感叹自己能活到现在真是奇迹啊。所以,无知害了很多人,所以,赶紧学一下吧。

高锰酸钾有毒,且有一定的腐蚀性。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损害。溅落眼睛内,刺激结膜,重者致灼伤。刺激皮肤后呈棕黑色。浓溶液或结晶对皮肤有腐蚀性,对组织有刺激性。口服后,会严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口内烧灼感、上腹痛、恶心、呕吐、口咽肿胀等。口服剂量大者,口腔粘膜黑染呈棕黑色、肿胀糜烂,胃出血,肝肾损害,剧烈腹痛,呕吐,血便,休克,最后死于循环衰竭,高锰酸钾纯品致死量约为10g。本品助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强氧化剂。遇浓硫酸、铵盐能发生爆炸。遇甘油能引起自燃。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主要用途:

在化学品生产中,广泛用作氧化剂,如用作制糖精、维生素C、异烟肼及安息香酸的氧化剂;医药中用作防腐剂、消毒剂、除臭剂及解毒剂;在水质净化及废水处理中,作水处理剂,以氧化硫化氢、酚、铁、锰和有机、无机等多种污染物,控制臭味和脱色。还用作漂白剂、吸附剂、着色剂及消毒剂等。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若不严重则可用汽油清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泄露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看了这么多,下次可再也不敢不知道就乱碰化学试剂了。

原文发表于直答理工网

伏生紫堇半夏在直答理工网创建小组

实验经验技术交流

组长寄语 :科研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我们每天在实验室挥洒着99%的汗水,却总是不能得其门而入,虽然查了很多的文献,看了很多的书,却总感觉依然与结果隔着一层纱。这里就是给你提供1%灵感的地方,帮你揭开结果最后的纱。欢迎各位大神交流实验中的灵感。

网址链接:

直答理工网

最精准的科研问答平台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