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治疗不重要吗?

2021-07-18 03:54:00 肝问题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1)抗病毒治疗不是首位  目前,很多治疗乙肝的虚假广告是把病毒放在首要位置考虑,以病毒的高低来论患者病情的轻重。实际上,这是对患者的一种误导,也是营利的一个重要手段。乙肝患者慢性感染要有所划分,绝大
(1)抗病毒治疗不是首位
  目前,很多治疗乙肝的虚假广告是把病毒放在首要位置考虑,以病毒的高低来论患者病情的轻重。实际上,这是对患者的一种误导,也是营利的一个重要手段。乙肝患者慢性感染要有所划分,绝大部分有病毒复制的患者在一定时期内无明显的肝脏损害,同时现有的药物对于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好。如“大三阳”是病毒感染状况,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影响身体、肝脏,因病毒与身体达成稳定相处的平衡。通过外部药物治疗无法调动体内的因素来与病毒对抗,所以90%以上不能达到效果。目前虚假广告就是针对这部分人群,他们占乙肝患者的比例最大,对他们的治疗短期内难以达到效果,疗程较长,因此医疗机构可以对这些患者反复化验,反复开药,有利可图。
  因此,当患者被诊断为不需立即进行治疗时,此时最好的办法是定期到医院检查,有变化再治疗。
  
  (2)不重视抗病毒治疗
  对多数患者而言,肝功能异常、ALT升高,是他们最在意的问题,总是希望通过短时间的降酶保肝的方法使肝功能恢复正常。即便短时间内通过一些治疗手段把ALT降下来了,也只是一种“扬汤止沸”的做法,不可能长久,而且会反复发作,可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只有通过“釜底抽薪”,有效地清除或抑制病毒复制,肝炎发作才会真正平息,肝功能也才会自然恢复正常。
  肝炎的发作和肝功能的异常主要和两种因素相关,即病毒活跃复制和机体免疫反应。长期病毒活跃复制可激发机体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肝炎发作。没有病毒复制,就没有免疫反应,也就不会发生肝炎。
  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抗病毒治疗,也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抗病毒治疗。所以慢性乙肝患者必须长期、定期门诊随访,积极配合医生采取相应措施,选择最佳用药时机。一旦符合条件,就应积极进行系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患者有几个指征:第一,是肝炎在活动,转移酶高;第二,要有病毒复制,病毒载量(乙肝病毒-DNA)要比较高:一般指标是e抗原阳性者病毒载量达到10的5次方以上,e抗原阴性者病毒载量达到10的4次方以上。
  抗病毒公认的效果较好的药品是干扰素与抗炎类药物,干扰素又分为普通和长效两类,长效干扰素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干扰素,抗炎类药物主要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但也只有在选择合适的疗程、合适的用药时机等前提下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前者主要对一些年纪大、有严重糖尿病、肾脏病等禁忌症的患者,但治疗时间比较长,可达数年,易有抗药性或发生病毒变异,可能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而后者比较适合年轻、免疫力好、想怀孕生子的,这种药物在体内还可以长期激发免疫力,减少肝癌发病率。但值得提醒的是,刚做好肝移植的乙肝患者,也不能乱用。但到底该如何正确选用药物,需要和医生沟通后,再做决定。
  
  (3)抗病毒治疗无关紧要
  慢性乙肝最根本的治疗是抗病毒。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减少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然而,调查显示只有47.5%的乙肝患者知道慢性乙肝患者最关键的治疗是抗病毒治疗。且近一成的患者完全不知,20%的患者认为最关键的治疗是保肝降酶,还有两成患者认为是免疫调节。
  很多乙肝病毒携带者由于平时无明显的不适感,所以他们长期不愿就医,不接受医生的系统治疗,甚至放弃定期的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的监测。而一旦出现不适感时,他们中的多数人往往已经发展为重型肝炎或肝硬化晚期。
  那些肝功能反复异常的乙肝患者,最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患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很多人认为,转移酶高了,就是活动性肝炎,转移酶不高,就是“健康”携带。近来也发现,许多所谓的“健康”携带,在肝脏的病理上是有持续性损害的。比如一个肝功能完全正常的人,做肝穿刺病理活检以后,多多少少在肝脏上都有一些炎症的表现。这部分患者在处理上也有所区别。如果是一个反复的肝功能明显异常或转移酶总是波动在正常值的2-3倍以上的患者,相对发展到肝硬化的机会也会高一些,需要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如果通过定期密切随访,发现肝功能一直正常的患者,虽然理论上也需要抗病毒治疗,但目前针对这部分患者的药物效果还不佳。所以还是要从生活上关爱身体,定期复查。
  我们应该告别乙肝歧视,给乙肝病毒感染这一个更加宽松、愉快的工作、学习环境;而作为一名乙肝病毒感染者,应该做到“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劳累,严格忌酒,定期复查;而“在战略上应藐视敌人”,保持良好向上的生活心态,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能杞人忧天,必要时可以找肝病专科医生或心理医生接受定期的心理咨询。 由于许多乙肝病毒携带者终生不发病,这使得一些应该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误认为抗病毒治疗无关紧要,肝功能异常时服用一些降酶药物就行了。这些患者长期不愿就医,也不愿配合医生的系统治疗,甚至放弃定期的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的监测,一旦病情严重而不得不就医时,往往已经发展为重型肝炎或肝硬化晚期。
  的确,有些乙肝病毒携带者可终生不发病,多数慢性肝炎患者在转移酶轻度升高时也无明显的症状。但乙肝病毒却像潜伏在体内的“定时炸弹”,随时会制造祸端。因此,我们常说乙肝病毒是体内潜伏的“特务”,乙肝病毒感染者应该随时保持警惕,定期到医院检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学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1.抗病毒的重要性:迄今,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意义并未得到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同与接受。很多医生和患者仅满足于保肝、降酶治疗,使一些患者转变为肝硬化,令人惋惜。尽管目前的医疗手段还很难达到彻底清除乙肝病毒,但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目标应当是抑制病毒的复制和表达,以控制肝脏炎症,减少肝硬化和肝细胞恶变率,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乙肝患者只是盲目要求转阴,而置抗病毒于不顾,最终只能误入歧途,落得人财两空。
  2.坚持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坚持抗病毒,是目前抗肝硬化治疗最为可靠的措施。目前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慢性病需要采取终身治疗的观念已为广大患者所接受,乙肝患者也应接受长期坚持抗病毒治疗的观念。抗病毒治疗不仅限于慢性乙肝患者,对于有病毒复制的肝硬化患者、终末期因乙肝肝硬化而等待肝脏移植的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都可以使病情稳定、好转,甚至无须肝脏移植。
  3.如何正确选药:a-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是国际公认的抗乙肝病毒首选药物。a-干扰素能诱导抗病毒蛋白产生,对免疫调节及影响病毒mRNA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其抗病毒作用显著,停药之后还能显示后续效应,且疗程确定。核苷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随着持续用药,患者可能出现拉米夫定耐药。使用阿德福韦酯可以解决拉米夫定耐药问题。恩替卡韦是迄今对乙肝病毒抑制作用最强的核苷类似物。如果应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患者出现病情波动,应先进行检查。在确定患者对拉米夫定耐药后,可加用阿德福韦酯,合用两个月再撤除拉米夫定。如换用恩替卡韦则无需与拉米夫定合用。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