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美食资料

2023-08-24 13:50:37 百科大全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五月端阳,风光好。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长恨歌》中的经典句子,描绘了“端阳佳节”的景象。端午节,又称重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各地都

端午节美食资料

“五月端阳,风光好。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长恨歌》中的经典句子,描绘了“端阳佳节”的景象。端午节,又称重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各地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相信大家心中也有着自己的端午节记忆,比如吃粽子、挂艾叶、插菖蒲等。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与端午节相关的美食资料吧。

起源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大概在公元前278年左右。相传,当时有个爱国诗人屈原,他是楚国的国师和大臣,曾作《离骚》、《天问》等文学巨著。然而,他却因为被奸臣诬陷而被楚怀王贬到了江南地区的湘江之滨。听闻故乡沦陷,他悲愤交加,情绪极度压抑,最终投江自尽。

屈原的死讯传开后,百姓们怀念他的功绩和高尚品德,于是纷纷涌到江边船上,放龙舟、投艾叶,以示纪念和悼念。后来,端午节就被定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粽子

在中国,粽子应该算是和春节、中秋节一样的传统食品。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表达对祖先的怀念之情,也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健康。所以,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各地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粽子风味。

南方的粽子一般用糯米做成,外面裹上湖米、桂花、红豆等馅料,备受南方人的喜爱。其实,在北方也有另外一种粽子,叫蒸肉粽,它是用糯米、猪肉加上特别的调料制成,口感丰富、肉汁逼人,适合爱吃肉的人。

艾叶

据说,在古代,艾叶是用来驱邪避祟、消毒防疫的神器,而且也有驱虫止痛、散发清香的功效,因此人们会在端午节时挂艾叶、插艾蒿,以求平安消灾。此外,人们还会用艾叶蒸糯米,做出特别的菜肴,如艾蒸肉、艾叶蛋糕等,别有一番风味。

龙舟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传统的活动之一。传统的龙舟大约有12米左右的长度,两头叉起,船身中央有印有“眼睛”的龙头像。船上有20-80人不等,由一人敲着节拍,指挥全体划桨。通常在赛前,每只龙舟都会在船头挂上彩绸和吉祥物等,以此祈求好运和胜利。

包小鲜

包小鲜,是指将香糯糯的糯米、香菇、瘦肉等材料,包裹在鲜嫩的荷叶之中,在蒸熟的同时还将荷叶的清香融入其中,这样每一粒米都能有独特的芬芳味道,提高了食欲和口感。在端午节,包小鲜是不少人心中的美食之一,吃一口,仿佛可以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温馨的家庭团聚。

菖蒲酒

菖蒲酒,是江南一带常见的传统酒品。菖蒲又叫“艾附子”,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其根和叶均可以入药。人们制作菖蒲酒通常会将酒、糖、菖蒲等混合,放在陶罐或玻璃瓶内封存,静置一段时间后即可饮用。菖蒲酒有助于调节人体气脉、疏通经络,还可以防病强身。在端午节饮用菖蒲酒,不仅可以享受酒的美味,还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保证健康。

总之,端午节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与各类美食密不可分。想要更好地了解端午节,不妨试试亲自动手制作端午节美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许会有异于平日的感觉哦。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