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内俱焚的意思是什么

2023-08-22 08:30:19 百科大全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2018-01-18 08:09阅读:4,109雪后的故宫 近日,北京持续的低温,让人们感受到了数九寒冬的别样“威力”。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发展,人们能够通过暖气、御寒衣物甚至多种食物来抵御寒冬。不过,对千百年前的古人来说,度过漫长的寒冬,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时,对于老百姓来说,御寒无外乎就是烧木柴或木炭以及穿厚衣服来取暖。那么,在当时,在“天子”居住的皇宫内,是不是有着不一样的情景呢?如

2018-01-18 08:09阅读:4,109

雪后的故宫 近日,北京持续的低温,让人们感受到了数九寒冬的别样“威力”。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发展,人们能够通过暖气、御寒衣物甚至多种食物来抵御寒冬。不过,对千百年前的古人来说,度过漫长的寒冬,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时,对于老百姓来说,御寒无外乎就是烧木柴或木炭以及穿厚衣服来取暖。那么,在当时,在“天子”居住的皇宫内,是不是有着不一样的情景呢?如今,通过史料,人们得以了解到,在清代的紫禁城里,冬天不仅有“暖气”,还有奢华的美食、数不胜数的庆典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众多冬日习俗。 更重要的是,冬天到来,就意味着一年行将结束,过了最冷的三九天,差不多就到旧历的年底了,在这个时间,清宫里处处都是新年的味道。 1、有“地暖”但常发生火灾 对于如今的北方居民来说,冬天取暖的来源大多数离不开“火”。在清代紫禁城,火同样是冬日取暖的重要来源。因此,在紫禁城,如何很好地利用火,是王公大臣们的头等大事。不过,明清两代,各种天灾人祸曾引发了紫禁城中若干次火灾,其中绝大多数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康熙十八年(1679)十二月初三这一天,由于御膳房太监用火不慎便引发了一次非常严重的火灾,火势借着西北风一下子蔓延到了太和殿,结果将这座大殿彻底焚毁。康熙严厉惩处了相关人员,当时由于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正处于关键时期,因此太和殿的重建并没有被提上日程。直到康熙二十九年(1690)才动工。不过这次重建工程中康熙皇帝吸取了经验教训,他考虑到之前的太和殿与周边建筑均由木结构的廊庑连接,一旦失火,这些木结构的廊庑会加速火势的蔓延。这是有前车之鉴的——明代时,紫禁城三大殿及周边的殿阁均被焚毁过,最严重的一次连午门城楼都没能幸免(嘉靖三十六年,即1557年,明代紫禁城的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 因此在重修太和殿的过程中,康熙皇帝干脆令人将太和殿两侧的廊庑改为红砖墙,这也就是紫禁城内最早出现的“防火墙”。这些防火墙对于阻断火势蔓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此 之后太和殿便没有再发生严重的失火事件。如今,人们到故宫参观,仍然能在太和殿与保和殿两侧,看到昔日康熙皇帝所建的几道防火墙。 嘉庆二年(1797)十月二十一日黄昏,紫禁城乾清宫失火,火势迅速蔓延并延烧左右两侧的昭仁殿和弘德殿,就连乾清宫后面专门存放皇帝二十五方宝印的交泰殿也被焚毁殆尽,甚至连交泰殿后面的坤宁宫房檐都被火熏灼,所幸当时突然刮起了猛烈的西北风,坤宁宫才最终幸免于难。负责此次救火工作的内务府总管大臣怡亲王永琅在事后对失火原因展开了调查,原来是当天乾清宫负责掌火的太监郝世通用火不慎所引起。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清代时,紫禁城建有“供暖”系统。当时,紫禁城的主要建筑依靠地面下砌筑的“火道”来实现,与如今常见的地暖极为类似。紫禁城“火道口”一般设置在大殿外廊子上的灶口,这是一个一人多深的炕洞,负责的官员将宫内专用的木炭填入这个炕洞中燃烧,以实现对屋内进行供暖。清代不少皇帝对“地暖”写过诗句,道光皇帝就曾赋诗一首:“花砖细布擅奇功,暗热松针地底烘。静坐只疑春煦育,闲眠常觉体冲融。” 当时宫廷烧“地暖”多使用木炭,最高档的木炭被称为“红罗炭”,据说当时盛装这些木炭的荆筐都要刷上一层红土,故有此名。至今西城区还有一条街道名为“大红罗厂街”,就是因为当年管理这些红罗炭的机构设置在这条街上。而且当时,不同人有不同的供炭标准: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5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孙10斤。 嘉庆二年发生火灾的那天,郝世通负责乾清宫殿内的供暖事宜,郝世通在燃烧完木炭后将火熄灭,按照规定本该是将烧完的木炭收拾后放坛子里,再放入炕洞中,以备下一次继续使用。而他则贪图便利,没有将坛子放在规定的位置,而是临时放在了乾清宫东穿堂的楠木格子旁。结果木炭复燃,导致了如此严重的后果。作为“正宫”,乾清宫被焚毁,令已经退休的乾隆皇帝五内俱焚。更让他焦心的是,乾清宫东侧的昭仁殿里陈放着他辛苦大半辈子搜集整理的“石渠宝笈”,而一场大火将这些珍贵典籍尽数焚毁。可见,这次火灾对清宫收藏的历史文献,也是一次沉重打击。 火灾的第二天,“太上皇”乾隆皇帝下了一道敕旨,这是一份十足的“罪己诏”,他将这次火灾的原因归于是自己“受恩过厚”,于是上天让他要有一点点的儆戒。最终他将罪责归于“政事有缺”,并且强调一切过失“皆朕之过,非皇帝之过”,并要求审理此案件的官员们对肇事太监从轻发落。 2、宫女三个整月吃“锅子” 冬日是进补的好时节,深居宫中的帝王后妃们也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清朝历代的帝王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不同的饮食食谱。乾隆皇帝将紫禁城内的饮食文化发展到了极致。乾隆皇帝对苏州菜情有独钟,他一心想着回到北京也能品尝这样的美食,所以干脆将烹制苏州菜的当地官厨也带回了紫禁城。 乾隆三十年(1765)的冬天,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负责接待的苏州织造命手下人为皇帝准备了几道拿手好菜作为皇帝的早膳(清代帝王一般日食两餐,早膳在上午七点前后,晚膳则在中午一点前后),根据档案的记载,这些菜包括“糯米鸭子一品、万年青炖肉一品、燕窝鸡丝一品、春笋糟鸡一品、菠菜鸡丝豆腐二品”等,皇帝吃了之后龙颜大悦,于是在这次南巡结束后,便把烹制这些菜肴的首席厨师张东官带回了北京城。从此这位御厨在皇帝身边一干就是二十年,他深得皇帝的赏识和信赖,每顿饭的第一道菜,一定是他亲自掌勺。他也因此得到了七品官的封赏,地位和地方县令相当。有意思的是,如今人们在很多餐馆都能吃到的苏造肉,便是这位张东官对于苏州菜改良的结果。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帝最后一次南巡,张东官由于已经七旬有余,腿脚不便,才最终被允许退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苏州。 到了道光时期,由于国力的衰微,再加上道光皇帝本身提倡节俭,因此膳食上也显得比较寒酸。以道光七年(1827)除夕,皇帝早膳的菜单为例,可以看到,菜品无非是小炒肉、溜野鸡丸子、海参溜脊髓、鸭子白菜锅子等寻常菜品。 清宫里帝后的饮食极尽奢华,清宫的宫女们也能在冬天享受民间少有的美味。晚清曾经侍候过慈禧太后的宫女何荣儿,对清宫饮食的一些回忆被记录下来,里面讲到,每年“从十月十五(阴历)起每顿饭添锅子,有什锦锅、涮羊肉,东北的习惯爱吃酸菜、血肠、白肉、白片鸡、切肚混在一起。我们吃这种锅子的时候多。也有时吃山鸡锅子,反正一年里我们有三个整月吃锅子。”由此可见,宫里在冬日非常流行吃“火锅”以补充热量。 3、冬季宫内常举办家宴和国宴 在清代,冬季的紫禁城内,会有很多庆典,比如乾清宫家宴、元旦国宴等。清代的国宴以“满席”为主,其中每一桌宴席上摆放什么菜品,都有严格规定。而且按照程序,整个宴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宴席上摆放的是各类“饽饽”,因此这个阶段也称为“饽饽宴”。此时每张宴桌上摆放的有各色点心十八盘、瓜子四盘、馓子三盘、福禄马四碗、干果十二盘、鲜果六盘以及小猪肉一盘、鹅肉一盘、羊肉一方等。接下来的一个阶段则称为“酒席宴”,此时桌子上要有小猪一只、鹅一只、羊肉若干。 参与宴席的人,如果品级较高,则享有一人一张长条矮桌的待遇,品级低一些则两个人一桌,但再低也不会出现三个人以上一桌的情况。参加宴席的总人数相当可观,大致能有三四百人。面对如此数目庞大的饮食开支,清代皇帝有他们自己的处理方法,那就是要求王公大臣们“凑”出来一顿饭,即所谓的“进献”。这其中明文规定,亲王每个人要进献八桌,郡王则进献五桌,除此之外,他们每人还要进献羊三只,酒三瓶等。由此可见,“精明”的清代皇帝,从那时候起就发明了“AA制”。 而清宫家宴则是皇帝一年里少有的一两次和妃嫔、皇子们一起用膳的机会。不过,家宴中,妃嫔和皇子要分开和皇帝团聚,以避免成年皇子和年轻妃嫔之间会有“非礼”事件发生。而且家宴一般是皇帝和后妃们一起吃早膳,和皇子们一起吃晚膳。 不过,这也不是固定的模式,用膳地点也不固定。如乾隆二年(1737)的一次家宴,乾隆皇帝和后妃们一起进膳,时间则从下午五点半左右开始,先上汤饭,包括一盒粳米粥和酸奶子以及一盒卧蛋汤和野鸡汤,第二道则是各类小点心和奶茶,第三道则是酒馔,乾隆皇帝的酒馔有四十道菜肴,摆成五行八列,皇后的则是三十二道,妃嫔们则是十五道,最后一道是果品。宫宴时,都是皇帝先吃,之后,后妃们才能动筷子。 4、皇帝腊月送“福”迎新年 在旧历中,冬至是非常重要的一天。每年冬至,皇帝要例行祭天。而且清宫旧历记载,从冬至这一天,宫里就要开始书写《九九消寒图》,这种消寒图样式有很多种,例如有的是画一棵素梅树,上有九朵梅花,每朵梅花九个花瓣。从冬至数九开始到九九数尽,每天用颜色笔染一个花瓣,当然颜色要根据这一天的天气情况而更换,如此八十一天下来,不但为冬日增添了几分乐趣,还绘制出了一张多彩的消寒图,可谓两全其美。 养心殿内悬挂在墙上的“九九消寒诗”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清代宫廷用过的葫芦形“九九消寒诗” 除了梅花,宫中还流行九九消寒诗。如今人们最熟知的要数用道光皇帝的九九消寒诗:“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诗有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每天写一划,写完数九寒天正好结束。根据收藏的史料可知,当时宫中还有一种葫芦形的消寒图,葫芦形消寒图有固定的诗句“雁南飞哉柳芽待春来”,分布在葫芦之内。据记载,葫芦形消寒图也是道光皇帝所画,这九个字周围写满了小字,它们都是从九九歌演化而来。诗反映了每一九的气候特点,还将历史融在其中。每九有四句诗,诗文写完,春天也就来了。 冬至开始,就是漫长的数九寒冬。对于古人来说,这段时间固然漫长,却多充满期盼,因为寒冬总是与春节形影相随。特别到了年关将近的时候,紫禁城里和民间一样,洋溢着新年的味道。作为“天子”居住之所,紫禁城里的“辞旧迎新”风俗,自然与民间有很多不一样。 从农历十二月初一起,宫里便开始为过年做准备。这一天,皇帝要书写“福”字赐给王公大臣们,这一习俗在乾隆年间成为定例,书写福字的地点就在紫禁城的漱芳斋。当然大臣们都以能得到皇帝赏赐的福字为至高荣耀。 到了腊八这一天,宫里会派专人到雍和宫,监督这里的喇嘛们煮粥供佛,而皇宫内也要由活佛为皇帝拂拭衣冠以图吉利。 到了腊月二十三,坤宁宫里会热闹起来,这里要为灶王爷专门开设一处道场,并摆放三十二种供品和黄羊一只,届时奉天(沈阳)内务府还要专门进贡东北产麦芽糖以供奉灶神。 腊月二十四日,皇帝要在乾清宫院里安设天灯,这就更为宫廷增加了几分节日的色彩。清代宫廷延续了一项始自明代天启年间的旧俗,即皇宫内至晚间不设路灯。这个规定的始作俑者是魏忠贤,当年他陷害忠良,常利用夜间抓捕忠义之士。为了掩人耳目,他就以“小心火烛”为借口,撤掉了紫禁城里所有的路灯。清代没有对这一习俗进行改变,因此冬日天短之时大臣们上朝,大多都是摸黑行走,只有品级较高的大臣以及王公们才有携带照明设备的资格。 腊月二十六,各宫开始张贴门神和春联。其中春联用白绢书写,这和民间用红纸书写略有不同。届时东西六宫也要各自张挂属于本宫的《宫训图》,这些图是清朝乾隆年间皇帝命画师以中国古代后妃美德为背景而绘制的,主旨在于宣传古代女性的美德,以诫后妃们永远效法,这些美德主要包括如尊老、勤劳、劝谏、节俭、知书达理、相夫教子等。这些图画要一直张挂到来年的二月初二,之后统一收贮于景阳宫后的学诗堂。 与民间风俗相类似的是,每年的阴历十二月,宫内四处也要开始“扫房子”,而除夕夜皇帝的主要日程安排就是四处请安、拈香礼佛以及为祖先上香,除此之外便是各种宴会和朝贺活动。其中有些祭祀活动可以由大臣代劳,但是有些却必须亲力亲为,因此一天下来,皇帝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除夕之后,这种忙碌的状态并没有就此结束,到了大年初一,有更多的朝贺、宴会以及祭祀活动会继续进行,例如文武百官在太和殿广场集体给皇帝“拜年”,这一天里皇帝还会举行“开笔”仪式并书写吉祥话等。有些有雅好的皇帝如乾隆帝还会抄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册并作诗若干首。史料记载,这一天乾隆皇帝还要专程到弘德殿吃素馅饺子,膳房会专门在饺子中包上大样钱两枚,如果皇帝夹到了包有样钱的饺子,则寓意这一年都会吉祥如意。 值得一提的是,若论朝贺的规模和排场,要算康熙、乾隆朝所举办的“千叟宴”了。康熙六十一年(1722)正月初二,皇帝召集满蒙汉文武大臣及致仕人员等年满六十五岁以上者共六百八十人,赐宴于乾清宫,并令诸王、贝勒等为他们敬酒,以示朝廷对于这些元老功勋们的尊重。三天后康熙再次召集三百四十名汉族文武大臣及致仕人员年满六十五岁以上者至乾清宫赴宴。这两次宴会总计赴宴人数达到千余人,因此可以说是清代“千叟宴”之始。 乾隆年间则举办了两次规模更大的千叟宴,第一次在乾隆五十年(1785)正月,第二次则在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其中第一次赴宴人数共计三千人,第二次三千零五十六人。 第一次“千叟宴”中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当年赴宴的三千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当天推为上座的是一位141岁的老人。乾隆和纪晓岚还为这位老人作了一句对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杨征)

五内俱焚的意思是什么

展开全文

免责声明:文分享自新浪博客博主杨征,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方联系删除。

五内俱焚的意思是什么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