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转学了朋友圈

2023-02-21 09:03:40 百科大全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在村小求学的三年就这么结束了。虽然时间不长,但是那破旧的校舍和匆忙的老师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最深的是我的语文老师赵老师。其实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我也就赵老师这么一个主课老师,教我们的语文和数学,

在村小求学的三年就这么结束了。虽然时间不长,但是那破旧的校舍和匆忙的老师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印象最深的是我的语文老师赵老师。其实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我也就赵老师这么一个主课老师,教我们的语文和数学,而我们也就这么两门主课。他是邻村的,高高瘦瘦的。每次来去都匆匆忙忙,不止他一个匆忙,其他老师也是这样,每天来去都风风火火的。后来我才知道,老师们不仅要给我们上课,还要抽空回家到田里劳动。我们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代课老师,工资很低。如果仅仅凭工资是很难养活全家的。

印象最深的是在农忙季节,我们的老师们基本上是挽着裤腿,裤腿上还沾着泥巴进教室的。上课的细节基本记不起来了,但是我到现在能记得赵老师疲惫的声音和粗壮的手腕。

离开村小的时候,赵老师还摸一摸我的头,叮嘱我要好好学习。

带着赵老师的嘱托,还有父母望子成龙的期盼,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镇中心小学。

镇中心小学就是镇中心小学,不仅有大门,还有围墙,看上去非常壮观。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笔直的,宽阔的水泥路。水泥路尽头是高高矗立的旗杆和一个圆形的花园。花园背后是一个两层小楼。那是老师的办公室。那个时候我们都以能进老师办公室为荣,更何况是楼房。如果哪天老师说,某某某你跟我来一趟办公室,我们肯定屁颠屁颠的跟在老师后面,像个小尾巴,回来后能嘚瑟好几天。

我们的教室就分立在水泥路的两旁,是砖瓦房。这条件比我们的村小好多了。走进教室一看,课桌再也不是棺材板做的了,一人一张课桌,上面涂了红色的油漆。当然,红色的油漆掉了不少,斑驳陆离的,上面也有不少学长留下的墨宝。而且让我惊奇的是竟然一门课有一位老师。我们班有好几位老师。竟然还有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天啊,第一天就刷新了我的认知。到了镇小,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什么都是那么地新奇。

在镇小的第一节课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张老师。她是一位女老师,带着眼镜,穿着一身干净朴素,但是却没有补丁的衣服,里面穿着一件后来才知道叫毛线衣的衣服。张老师看上去比赵老师儒雅多了,讲课也是普通话,非常好听,就像学校广播里面的声音一样。第一节课上课的题目是《赵州桥》,天哪,她竟然朗诵给我们听,那真是一种享受,就像在寒冷的冬天喝了一碗粘稠的山芋粥,通体舒畅,浑身暖和。以前在村小的时候,赵老师就让我们自己读,我们读得真是鸡鸭鹅叫。

就这样,我就开始了我在镇小的求学生涯。每天虽然平淡,但是惊喜不断。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