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针联(趣联拾萃6:顶针联)

2023-01-31 12:38:02 百科大全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这里是“对联拾萃”小专题。今天第六期,来看看顶针联。顶针,也称联珠或联锦,是将上一句末尾处的字词,作为下一句起头的字词,从而使上、下两句首尾相接的一种手法,用这种手法创作的对联就叫顶针联。如:山羊上山

这里是“对联拾萃”小专题。今天第六期,来看看顶针联。

顶针,也称联珠或联锦,是将上一句末尾处的字词,作为下一句起头的字词,从而使上、下两句首尾相接的一种手法,用这种手法创作的对联就叫顶针联。如: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一心守道,道无穷,穷中有乐;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

一、戏里戏外皆人生

顶针联(趣联拾萃6:顶针联)

从前,有个戏班子,正在一个县城唱戏。

话说这个戏班子,戏唱得特别好,远近闻名。这一天,一个裹头巾、穿草鞋的村夫慕名走进戏班子,想请他们进村唱戏。领班的一看这装束,上下打量一番,将信将疑,并不说话。村夫知道他的心思,说道:“村里也有知书识礼的人哩!”

顶针联(趣联拾萃6:顶针联)

领班的笑道:“这样吧,你若作得出一副戏台上用的对联,我就去,而且白送你们十台戏。”说着又上下打量村夫,然后接着说,“不过呢,这上、下联需分别镶入‘做戏’二字起头。若作不出,就要双倍的戏钱。”说完,领班的依然微笑着看着村夫。

顶针联(趣联拾萃6:顶针联)

村夫见这情形,领班的明显是瞧不起村里人,心想就是争口气也要应承下来,便朗声说道:“行,我们立字为据!”说完,当即让摆上文房四宝,请人立字,自己一边思索对联。字据立完,村夫即说道:

做中有古,古作今观,观不尽花花世界

半是虚,虚从实看,看起来事事人情

(“戲”为“戏”的繁体)

此联为典型的顶针联(也可作镶字联),句首连句尾,首尾相接,一气贯通,酣畅感顿出。整联分别从联头拆字入手,高度概括戏剧的艺术特征,非常切合戏剧场景,虚实之间又充溢着人生哲理,可谓形神兼备。

面对如此佳联,领班的只好认输。据说,这副对联现在还常被一些戏台选用。

二、无锡锡山山无锡

顶针联(趣联拾萃6:顶针联)

阎锡山是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人物,关于他的传闻也很多,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他到无锡时留下的一副对联了。

相传,阎锡山任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官时,曾游历无锡。巧的是无锡正好有座山也叫“锡山”,真是无巧不成书,阎锡山于是决定择日登锡山而游赏。一日,阎锡山兴致勃勃,登上锡山。突然想起“无锡锡山山无锡”趣话,一时灵感袭来,便对身边的随从说道:“我这里有个上联,看谁能对出下联?”说着吟诵道:

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

顶针联(趣联拾萃6:顶针联)

此联总共13字,却连用了5个“锡”字,除句头句尾相连处“锡”字为山名用字外,其它三处都各不相同:第一处,阎锡山的人名用字,第二处,无锡的地名用字;最后一处,既是金属名用字,也可作地名用字。更有趣的是,明明有山名“锡”,这个繁华富庶的鱼米之乡却名“无锡”;明明有座“锡山”,可这座山确确实实没有锡矿。

是不是被绕晕了?这绕来绕去之间,真是趣味盎然,令人捧腹,堪称绝唱。

随行众人一听,个个傻眼,无人能对,便一时传开。

多年后,《新华日报》华中社社长范长江,陪同陈毅来到安徽天长县,不知哪儿来的灵感,突然想起一个下联来:

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

顶针联(趣联拾萃6:顶针联)

这里,连用5个“长”字,除却顶针处“长”字为江名用字外,其它三处也各不相同:第一处,范长江的人名用字,第二处,天长的地名用字;最后一处,既是描述性形容词,也可作地名用字。

整联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而丝毫不影响贯通,对得非常巧妙,和上联异曲同工,堪称完美。

这里,再列举几例:

1.寺庙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顶针联(趣联拾萃6:顶针联)

2.唐伯虎与祝枝山趣对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顶针联(趣联拾萃6:顶针联)

3.姑娘难书生

竹担挑,挑竹担,竹担挑竹竹挑竹

铜环锁,锁钢环,铜环镇铜铜锁铜

顶针联(趣联拾萃6:顶针联)

4.秀才作对洗冤情

水面结冰,冰积雪,雪上加霜

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顶针联(趣联拾萃6:顶针联)

5.清思想家魏源抨击某举人抄袭

油蘸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纸糊灯笼,笼多眼,眼里无珠

顶针联(趣联拾萃6:顶针联)

6.贺寿与骂寿

寿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寿年丰,丰衣足食,食得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富贵,贵客早应该来,来之是理,理所当然

下联:福入东海,海阔大,大老人,人面兽心,心田不好,好一个笑面虎,终究必了,了无葬身茔地,地府未打算去,去之后悔,悔之晚矣

顶针联(趣联拾萃6:顶针联)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码字不容易,如果觉得有点趣味就请随手点个赞、留个言,也欢迎批评、指正。[作揖][作揖]

TAGS: 顶针  对联  手法  联珠  首尾  上一  相接  末尾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