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高校教师创业,高校如何平衡鼓励创业与教育?

2022-08-28 19:37:27 教育百科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首先鼓励高校教师创业,我不认为高校有义务“鼓励创业”。创业这种事,能不能成功,或者大学生有没有主观意愿去创业,离不开具体的现实条件,比如资金、市场、人脉、管理……等等,它不是赶鸭子上架,空口鼓励就能够

首先鼓励高校教师创业,我不认为高校有义务“鼓励创业”。

鼓励高校教师创业,高校如何平衡鼓励创业与教育?

创业这种事,能不能成功,或者大学生有没有主观意愿去创业,离不开具体的现实条件,比如资金、市场、人脉、管理……等等,它不是赶鸭子上架,空口鼓励就能够促成的。近几年高校所谓“鼓励创业”,是在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压力下的权宜之计,个人认为,这是教育领域的“怪象”,是我国高等教育跟社会需求脱节的恶果,并不算什么优良的教育方针。

再者,我认为,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也不应该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硬指标”。因为这种衡量标准很粗暴,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早晚都会“就业”,能够赶在毕业的当年“签下劳动合同”能证明什么呢?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究竟能达到什么高度,在毕业的头一年也很难看出来。

第三,“鼓励创业”更应该由国家机构来发起,而非下派给高校的任务。高校应该将各种资源集中投向教育本身,做课题、搞科研,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普及进步观念、学科知识库与国际接轨、同步更新等等这些,才是高校最应该关注的。

大学教授在企业任职适合吗?

谢谢邀请,感谢关注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

首先来说,对于大学教授到企业兼职,国家层面近年来是非常支持的。2017年,教育 部出台了《关于加快直属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高层次人才流动共享。鼓励高校在与科研机构、企业签署人才流动共享协议的基础上,通过协同创新、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展重大科研攻关等方式,实现人才资源优势互补。教学科研人员在学校同意的前提下,按规范的制度和程序到科研机构、企业兼职。高校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吸纳企业、科研机构、行业部门和其他组织优秀人才到学校兼职。

还有人社 部出台的《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到企业挂职或参与项目合作,可取得成果转让、开发收益;离岗创新创业者,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期间保留基本待遇。

从这两个《指导意见》可以看出,国家不仅支持高校人才服务社会,还支持高校人才“搞外快”,这点是与中小学教师截然不同的,这也表明,大学教师的职能和中小学教师是不同的,或者说是职责更大更宽。

然而,《指导意见》发布后,教育部门没有进一步出台实施细则,大部分高校的响应也并不强烈,甚至还有一些抵触。我个人作为高校人事工作者,对《指导意见》中有关高层次人才兼职的部分也感到非常的困惑。高校虽然是个公益性事业单位,但也是有效益考虑的,至少是要顾及学校的综合实力。而目前社会对高校的评价机制并没有把高校人才到企业兼职作为考量指标,高校人才到企业兼职对高校也没有实质的好处。因此,对于高校的核心资产——高层次人才,学校自然是希望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要求的工作中,能够全力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提升,自然也不希望高层次人才一边拿着学校的高薪,一边到外面去挣外快。至于鼓励老师离岗创业,更是难以理解,十几年前还有停薪留职政策的时候,停薪留职人员需要缴纳一定占编费才能保留人事关系,现在文件居然要求学校保留基本待遇,如果老师们都提出离岗创业,学校招架得住吗?

不过,《指导意见》中也提到,教学科研人员兼职应“在学校同意的前提下,按规范的制度和程序”,目前各大高校都没有出台相应的制度,在教师兼职方面也没有明确同意。对私下已经在企业兼职的老师,学校也不太好管理,一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年度考核时严格按照一般教师的标准来考核。所以,教师即便去企业兼职,也要么是以项目合作的形式(这样可以应付考核),要么就是在完成正常教学科研后抽空闲时间去。

还有一部分高校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在教师聘用中设立的“社会服务岗”,主要考核教师发明专利,企业合作,创造社会效益等方面,不过这也不代表高校支持教师离岗创业,以上指标都需要教师以学校为作者单位来完成,企业合作项目也只计算到校经费(因为这部分钱学校会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

归根结底,不管国家怎么鼓励怎么支持,大学教授到企业任职并不符合高校的核心利益,从高校角度来看,教师要想继续做教师就必须在学校好好工作,要想挣钱就干脆辞职走人。而要解决这一矛盾,只能是改变高校的评价体系,加大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评价,否则仅靠行政命令,是完全行不通的。

大学生应不应该校内创业?

对于大学生到底应不应该在大学期间创业,我自己目前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武汉理工大学大四),创办了学享校园,所以对这个话题感触蛮多,首先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对于一般普通的大学生我个人是不支持大学生挑头创业,更倾向于大家找一个创业团队加入进去,跟着别人创业。

鼓励高校教师创业,高校如何平衡鼓励创业与教育?

鼓励高校教师创业,高校如何平衡鼓励创业与教育?

下面说下我不支持的原因:大学生的价值观过于虚弱,太容易被重塑。一旦走上创业这条路,就必须和社会打交道,大学生知道这个社会复杂,但这个社会要比他们想象的更复杂。这就导致了大学生们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最后失去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尊严。大学生对社会认知过于表面化。在创业的这条路上难免会遇到一些很恶心的事情发生,一下子把对社会的美好想象摧毁,进而对这个社会产生负面情绪。要知道这个社会还是美好的地方大于它丑陋的一面,如果这种恶心的事情发生,会让他觉得社会丑陋的一面大于它美好的一面,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当前的大学生不仅仅学习压力非常大,而且生活压力也非常大(包括社团、恋爱、旅行、兼职、实习等等),在这样的压力之下,还能把创业做好,几乎很少有人能兼而得之。大学生不应该超负荷压力工作。创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比如团队、领导力、大局观、项目的战略战局战术观、启动资金等等一系列。机会很少有大学生可做到这几点。如果具备大学生以下几个条件,我觉得不妨可以试一试创业之前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解做好任何一件小事都是不容易的。大家可能觉得这一点没什么,但我要告诉大家,这点非常重要。认知到这一点说明这个人有很多实践经历,实在不务虚,而且他有一颗想把事情做好的精神(这个世界能把事情做完的人很多,但能把事做好的太少了)。永不覆灭的激情,创业这条路非常艰难,雷军之前说过创业不是人干的事,是阿猫阿狗干的活。所以要坚持下去,必须要有激情,而且是永不覆灭的激情。绝大多数人的激情都是一时半会的,很少有人的激情的长久持续的。钢铁一般的意志,创业这条路上对创业者的打击太大了,如果没有钢铁一般的意志,你会躲避困难,走向舒适区。而创业这条路本身就是开辟新道路的过程,没法舒适,必须迎难而上。有一帮跟你拼杀的兄弟们,当前社会,创业绝对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必须团队合作,才能实现更大的收获和成功。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也就是领导力。一个团队中,作为老大,要学会领导团队,让团队拧成一股身作战。还要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在创业的这场持久战中,难免有人会出现问题,这时候作为老大就要发挥作用了。老大要有野心,团队要有狼一般素质。在市场上种难免有竞争,要突围出来就必须要有很轻的竞争力。(注:这里的野心一定要建立在法律和道德之内,不能不择手段的获取利益)善于学习,社会发展太快,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所以必须学习,不要用落后的知识落后的生产力,去迎合先进的市场,这就是典型的自杀。有一定的启动资金,这个就不多说,大家都懂得。下面说一下我自己的创业,供大家参考2017年6月,我当时是武汉理工大学创业就业协会的会长,当时快放暑假了,接到了一个项目,湖北省大学生营销实战大赛,近百万元的运营费,湖北省五十所高校共同参与,当时要交到我的手上来运营,我当时就想都不敢想,我一个在校大学生哪有那么大能力,但是当时硬着头皮接了。整个大赛历时10个月,这个过程太难了,但是最后还是顺利结束了。结束之后,我发现我的能力原来也挺大的,真的是人如果不逼自己你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多大能量。紧接着又我们又承办了国际女神大赛,到2018年7月份结束。在这一年的时间内还做了几个大大小小的项目。总而言之这些大学经历在加上学生社团的工作让我陆续有了以上的创业具备的条件,我的创业更偏于被动创业,而不是主动的去创业。当你的经历沉淀下了东西,你就不得不去创业了。所以我经常说,如果你的创业是被自己拥有的东西(包括能力、素质、团队、人脉和资金等)逼得你去创业这是最好的。

鼓励高校教师创业,高校如何平衡鼓励创业与教育?

鼓励高校教师创业,高校如何平衡鼓励创业与教育?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