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使,布政使和巡抚哪个品级和权力大?

2022-06-17 20:29:37 百科大全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在明代开始的时候布政使,明朝继承了元代省的制度,地方上建立了省,省的最高长官就是承宣布政使,简称布政使。后来,为了监督布政使的工作,或者是为了工作协调,朝廷会偶尔派出巡抚到省里来工作。巡抚,从名字上来

明代开始的时候布政使,明朝继承了元代省的制度,地方上建立了省,省的最高长官就是承宣布政使,简称布政使。后来,为了监督布政使的工作,或者是为了工作协调,朝廷会偶尔派出巡抚到省里来工作。巡抚,从名字上来看,就是一种视察性的工作,来巡抚工作的官员一般都比布政使级别高,再加上是朝廷来人,所以布政使都是巡抚的下属。

布政使,布政使和巡抚哪个品级和权力大?

随着时间推移,渐渐的巡抚不再是朝廷偶尔派来的官员,而成了省里固定的官员,成了布政使的上级,一个省的第一把手。布政使反而成了二把手。

等到了清代的时候,这种制度固定了下来。一个省的最高军政(对,包括军队)长官是巡抚,二品或从二品,布政使是二把手,也被称为藩台,主要管理民政事务。

明朝的布政司是个什么官?

朱元璋在全国陆续设置了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主管一省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刑法,都指挥使司管军队。三者合称“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布政使司之下又设府(直隶州)、县(州)二级地方政权,长官称知府(知州)、知县(知州)。1377年(洪武十年),又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长官称通政使,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          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加财政厅厅长。

明代布政使参议是几品官?

承宣布政使,官名。明初,沿元制,于各地置行中书省。明洪武九年(1376年)撤销行中书省,以后陆续分为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全国府、州、县分属之,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1人,与按察使同为一省的行政长官。宣德以后因军事需要,专设总督、巡抚等官,都较布政使为高。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与专管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两司。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不分左右,均为从二品。但江南省(后分为安徽、江苏两省)、陕西省(后分为陕西、甘肃两省)和湖广省(后分为湖南、湖北两省)设有两布政使。二司的长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称藩台、臬台。一般省里设有三司,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第三个负责指挥军事,很少参与地方政治,故很少提及。从二品,掌管一省的财政、民政。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