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的内涵,全面小康的内涵包含哪些方面

2022-02-06 08:39:57 推广营销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全面小康的内涵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进一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正如从古至今的中国人期待的那样,在小康

全面小康内涵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进一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正如从古至今的中国人期待的那样,在小康社会中,人民过着富足和殷实的生活,因此经济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内涵全面小康的内涵;
第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范围更加宽广,增加人民群众发声的渠道,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染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扩大就业,缩小收入差距,形成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和谐社会;
第五、是进一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面小康的内涵,全面小康的内涵包含哪些方面插图

“小康”社会的内涵是什么?

  

“小康”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理想,这一概念也始终延续在中国文化的脉络中,作为中国古代“四书五经”之一的《礼记》中,思想家们就将“小康”设想为“大同”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
  到了近代,康有为变法维新,又对儒家的“大同”和“小康”

社会理想进行了改造。可以说,“小康”概念深深根植于中国的民族传统中,在中国民间话语中具有深远的感召力。

邓小平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在20世纪70年代末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明确提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他第一次赋予了“小康”以现代化的内涵,这不仅将过去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社会理想目标

置于坚实的物质实践基础之上,并使之初步具备了成为现代社会发展模式的可能性,而且以此来喻义中国现代化的目标仍然是初级阶段的现代化,是有中国民族性特点的现代化。邓小平接着上面的话说:

“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
  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开始,邓小平又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以“小康”概念为核心,开始构建中国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
  在这个理论框架中,有“三步走”的社会发展战略,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方针,有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平衡机制,有 “三个有利于”的发展评价系统。这是邓小平立足中国国情,参照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标准为中国确定的符合实际的发展理论构架。
  在这一框架中,“三步走”战略是一个定量化的阶段性目标,这一目标规定

20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7。2%,20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 21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它与定性化的终极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相结合,确定了

“小康”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坐标。
  “小康”是中国现代化的初级阶段,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终极性目标过程的必要准备。

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则又在前有的小康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区划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概念,并确立了从“总体小康”到

“全面小康”的又一个“三步走”发展战略,从而明确和细化了21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也在诸多方面根据实践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 “小康社会”——这一中国特色社会发展理论的建构,这是一次典型的理论继承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党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脉络已跃然纸上。
  

这次,党的十八大再一次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当前,摆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在2020年前,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紧工作,抓紧落实,在朵来8年的有限时间节点里,成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目标。

TAGS: 小康  全面  内涵  进一  持续  发展  人民  经济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