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为什么要颁布剃发令?

2022-01-16 19:47:57 百科大全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现代人对发型衣着可能很随意,街上看到奇装异服也不会大惊小怪,但是在古代,这是不一样的。古代汉人的是束发右衽,胡人是披发左衽,这是王朝怎么更迭,都不会改变的,不同朝代的汉服,再怎么变,也是右衽,左衽、右

现代人对发型衣着可能很随意,街上看到奇装异服也不会大惊小怪,但是在古代,这是不一样的。

清初为什么要颁布剃发令?

古代汉人的是束发右衽,胡人是披发左衽,这是王朝怎么更迭,都不会改变的,不同朝代的汉服,再怎么变,也是右衽,

清初为什么要颁布剃发令?

清初为什么要颁布剃发令?

左衽、右衽,束发、披发,是儒家划的一道“华夷沟”,不可逾越的。

所以,孔子在赞扬管仲时就说了,没有管仲(使齐国强大抵御蛮夷),我们都成了蛮夷。

孔子《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后来的赵武灵王变法,实行胡服骑射,穿胡人衣服,为什么那么大阻力?

就是因为你堂堂华夏先进文明,竟然学习野人的穿着?这是要亡国变种的节奏啊。

不夸张的说,剃发和易服,就是你亡国的标志,至少满人是这样认为的,而当时的汉人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才会降而复叛。

满清为什么强迫剃发?

一,衣冠制度是最基本的政治制度,

历朝历代都极其重视衣冠制度,它是封建社会权力等级的象征,作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精神支柱的儒学,则把恪守祖先成法作为忠孝之本,

顺治十年的二月,顺治皇帝就曾下谕礼部,表示“一代冠服,自有一代之制”,并要求以后服饰“务照满式,不许异同”

二,这其实是满清的传统。

很多人以为是多尔衮搞出来的,但实际上并不是,剃发令本为后金的一项既定政策,早在万历年间就得以采用,最基本的意义是作为投降者的“投名状”而存在,

例子如万历四十六年击抚顺,李永芳举城降后属下八百士兵及本人皆被剃发。军人需剃发,但剃发范围不限于军人,所谓“兵剃民不剃,武剃文不剃”,

天命六年陷辽沈后努尔哈赤即在沦陷区大规模推行剃发政策,造成剧烈的反弹,南四卫及镇江。

《三朝辽事实录》载:“(后金)传谕归顺人民,先剃头以待,独东山矿徒与南四卫坚不受命,有剃头者,群击杀之”。

再后来吴三桂投降,也是剃发归降,满清才同意出兵。

三,用这种方式来区别顺民和逆民,

清廷在顺治元年的五月二十四日取消剃发令时,就曾提及前次发布剃发令的原因就是“予前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薙发,以别顺逆”,后来重下剃发令时也说“若不画一,终属二心”,说明清朝统治者对不剃发易服者始终感到无法信任。

而清廷对平定地区的臣民与臣服外国的态度也有不同,清廷是想要统治中国的,因此“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自然那些不愿剃发易服者,“不几为异国之人乎”。因此,“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

大清王朝留的辫子代表着什么?

现在的人说起辫子,特指爱美的人将成束的头发编织而成的发型。如果一个小姑娘编上一根或几根好看的辫子就会显得特别的可爱。但梳辫子并不是女性的专利,一些喜欢标新立异的男士有时也会扎个马尾巴,以示与众不同,但必定是极少数的爷们才会这么干。

如果时光倒退到大清朝,情况就相反了,所有男人的前额头剃个精光,后脑勺上却留着一条又黑又粗的大辫子。其实,扎辫子也是一件很费功夫的事。先将三束头发并排放平,然后将左边一束和中间一束交叉,之后将右边一束和中间的一束交叉,如此反复。想想都矫情,一个五大三粗的大男人整天托个大辫子满街溜达,真是大煞风景。然而,这在当时是十分正常的事,就象吃饭睡觉一样。同时,这也是个硬性的规定,1645年,清顺治皇帝发布命令:“自今布告以后,京城内外,直隶各省,限旬日尽行剃完。若规避惜发,巧词争辩,决不轻贷”,臣僚不得论奏剃发,否则“杀无赦”。看看,清朝的皇帝就是牛逼,管天管地,还要管老百姓头上的三寸青丝。其实,这是满族人的传统: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建炎三年,金元帅府禁民汉服,又下令髡发不如式者杀之。” 金人可是满族人的老祖宗,话说回来,满族人也是遵循了老祖宗的做法。满人信仰萨满教,教义中说:头发是最靠近天空的,也是灵魂栖息之地,非常神圣。如果,一个人死在外地,辫子也必须剪下来送回家,经过招魂仪式才能安葬,这样你的灵魂才能得到安息。同时,满族人以打猎为生,前头剃发脑后结辫,是为了穿山越岭枝藤不刮发,射箭瞄准眼前无乱发遮当。

清初为什么要颁布剃发令?

满族人入关后,强迫汉族人也学他们的样,剃发结辫。这下,汉族人不干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这可是个原则问题。所以才有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说法。但是必定胳膊扭不过大腿,在大清的天下,谁敢造次,小命难保。就这样,在大清统治的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剃发结辫成了老百姓的习惯。但也有不怕死的,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东王杨秀清和西王萧朝贵联名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夫中国有中国之形象,今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之人变为禽兽也。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今满洲另置顶戴,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看来,辫子的作用还是很强大的,成了造反的源头。更有甚者,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来了,首当其冲就是剪辫子。然而,大出人们意料,老百姓们根本搞不懂剪辫子和革命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冯玉祥将军回忆说:辛亥后他手下那些来自农村的士兵被剪了辫哭哭啼啼的且不说,而且十分郑重地将被剪下来的辫子包好藏起来,那情形有点像太监阉割后,将割下来的命根子包好收起。还据史料记载:苏州革命成功后,一位新军的排长带兵在街头强迫剪辫,结果遭市民群殴。至于安徽首府安庆发生的乱子就更大了,拥护前清巡抚朱家宝的人利用革命党人强迫剪辫惹起的民愤,煽动市民闹事,一呼百应,成群的市民涌上街头,看见穿西装无辫的人就是一通拳脚,以反对剪辫为名,逼迫革命党人的都督王天培走人,结果还真的将王给挤走了。

看来,要改变人们约定俗成的习惯真是一件难事。好在,现在我们不必再为这样的事劳心费神,扎辫子或不扎辫子,不分男女,都是你的自由。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