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家刘岩个人资料,中国舞教师资格证考试条件?

2022-02-04 22:53:19 百科大全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报名条件:16周岁以上,性别不限,热爱舞蹈,各专业、业余艺术团体演员舞蹈家刘岩个人资料;专业、业余舞蹈教育工作者;各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在校生均可报名。舞蹈教师资格证考试流程:①参加笔试、面试,

报名条件:16周岁以上,性别不限,热爱舞蹈,各专业、业余艺术团体演员舞蹈家刘岩个人资料;专业、业余舞蹈教育工作者;各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在校生均可报名。舞蹈教师资格证考试流程:①参加笔试、面试,体检合格且普通话考试过了二级乙等,通过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资格考试上半年、下半年各举行一场,其中,上半年报名时间一般为1月份,下半年报名时间一般为9月份。②舞蹈教师资格证考试需要考级,考试合格者可获得由“考级中心”颁发的《教师资格证》,获三级以上证书者还可申请成为“中国舞蹈家协会注册舞蹈教师”。获得《教师资格证》者,方可直接面对青少年进行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课程的教学,并推荐学生参加每年由中心主办的《学生资格证书》等级认证考试。目前国内没有专门的舞蹈专业类教师资格证。要是从事舞蹈教学在中小学或者高校,有相对应的小学教师资格证(艺术类)、中学或者中专教师资格证(艺术类)、高校教师资格证(艺术类)。分类里面没有舞蹈类。如果非得想考的话也只有舞蹈考级教师资格证,现在国家承认的有几个机构可以培训并且考试获取证书:北京舞蹈学院考级中心、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中心、中国歌舞剧院考级、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中心等。扩展资料:中国舞蹈家协会(Chinese Dancers Association,曾名中华全国舞蹈工作者协会、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中国舞蹈工作者协会),1949年7月在北京成立,迄今已有67年历史。中国舞协是中国各民族舞蹈艺术家自愿结合组成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舞蹈家、舞蹈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中国舞协在全国范围表演、编导、理论、教育、编辑、管理及在群众舞蹈组织活动中卓有成就的专家委员会,在全国拥有3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舞协及产业文联舞协团体会员,有5000余名全国个人会员。

舞蹈家刘岩个人资料,中国舞教师资格证考试条件?插图

国家承认哪个单位发的舞蹈考级证书?

国内舞蹈考级认证国家承认的,正规的中国舞考级证书有三种,发证单位分别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歌剧舞剧院。其它资料显示还有: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芭蕾舞考级)、中国专业人才库管理中心、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舞考级、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中国专业人才库全国少儿表演考评中国舞考级(芭蕾舞考级)、华彩中国舞考级、中国舞蹈家协会,主要是国家批准可以面向社会宣传并参与考级的都是认可的,证书上有印章有官网的! 舞蹈考级证书只是一个行业的职业标准,不能做为国家级标准来使用。 舞蹈考级证书分两大类。一个是表演的级别证书,一个是教师的资格证书。全国认可度最高的有’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证‘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证’。还有各地方协会或团体组织的证书。这种舞蹈考级就是业余的舞蹈级别认可证。只代表学校或协会、机构。 真正专业的、国家认可的舞蹈包裹其它艺术门类的只有真正的学校毕业证和学位证。比如:中专毕业证、大专毕业证、本科毕业证学位证、研究生、博士。

声入人心第二季成员资料?

 声入人心第二季成员:

张新城、郑艺彬、刘岩、郑琪元、阿拉丁、纪晓坤、刘泉军、赵一、何宜霖、尹毓恪、扎西顿珠、胡超政等。

张新城是影视演员,也是音乐剧演员,代表作包括《你好,旧时光》、《相爱穿梭千年2》、《月光下的交换》、《冰糖炖雪梨》、

郑艺彬是偶练成员,中戏音乐剧专业毕业的。

郑琪元音乐剧演员,曾主演音乐剧《金沙》。

阿拉丁 中央戏剧学院2018级音乐剧专业第三

纪晓坤是北舞音乐剧专业毕业的。

尹毓恪是歌手,毕业于伯克利音乐学院。

扎西顿珠参加过好男儿节目,是一个歌手。

刘岩 47岁 吉林艺术学院 学习声乐14年 从2005年到现在一共是九部音乐剧 2007年第一部音乐剧是《蝶》在里面饰演的是梁山伯 一共是演了一百三十九场

求奥运会开幕式关于刘岩幕后的故事?

刚从3米高的台上摔下后刹那,刘岩感觉有人在一旁拽她的胳膊。她喊,“别动我啦,疼!”接着又向远处喊助理的名字,然后昏了过去。

一秒钟前,2008年7月27日20:25,刘岩从3米高的舞台上跌落。背部摔在了一根轨道上。随后,她时而清醒,时而昏迷。记忆终止在被抬上救护车的一瞬间。

解放军306医院的专家随即对刘岩进行手术,手术进行了6个小时,直到第二天凌晨。最终确诊:第十二胸椎严重错位,神经遭到严重损伤。通俗来讲:从受伤胸椎往下的身体彻底瘫痪。

第二天一早,刘岩从“全麻”中醒来,她喊助理,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要吃口香糖”。然后打开手机,一下子涌出了400多条短信,都是“我们永远在一起”之类的宣言。她下意识地摸自己的脸,以为伤让脸破相了。此时,她并不知道自己的伤情。

这时,她发现自己的腿动不了,“家人跟我说了实话,我很快就知道不是骨伤,是神经损伤。”刘岩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不到一秒衔接的误差,刘岩从一名25岁、即将登上奥运舞台的独舞演员变成了只能与轮椅为伴的残疾人。

在奥运开幕前,鲜有媒体公开报道此事故,消息经口口相传,逐渐被外界知晓。在人们热切议论刘岩身份背景的时候,另一个名叫殷硕的舞蹈演员此时还不为人所知。作为替补刘岩的B角,20岁的殷硕接到了导演组的通知,让其参加从7月31日开始的带妆彩排。“刘岩出事的时候,我不在现场。”殷硕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

按照惯例,刘岩表演的独舞《丝路》也被导演组安排了B角和C角作为替补。一般情况下,这两个角色的演员无缘正式演出。

“殷硕一直没参加过彩排。A角排练,B角和C角就看着,靠自己的聪明劲儿跟着。我们没时间让B组C组都上排练。”副总导演陈维亚对《中国新闻周刊》感慨道,“残酷!那一瞬间,改变命运。如果刘岩不出意外,殷硕永远没机会登上那个舞台。”

7月31日、8月3日和5日,是三场带妆带观众的联排,导演组决定让殷硕和C角轮流上场。直到5日排练结束,张艺谋决定,“让殷硕顶上”。

“之前也不知道能上。让我上了就努力跳好吧。脑子里没想其他的。”殷硕说。在遴选演员三个月之前,东方歌舞团舞蹈演员殷硕因为参加CCTV舞蹈大赛,而被台下的奥运开闭幕式导演之一张继钢发现,引荐加入。在签署了厚厚的保密协议之后,当年20岁的殷硕开始等待分配具体任务。“是不是主角,AB角之类的,我都没多问。”殷硕这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但据陈维亚的叙述,AB角都是事先就跟演员讲定的,“要是不讲好,最后不得打起来了吗?”

此前,刘岩在舞蹈圈已颇具名气,曾以独舞获得第六届全国舞蹈大赛金奖,并与著名舞蹈演员杨丽萍一起登上春晚舞台。而比刘岩年轻5岁的殷硕,彼时刚从学校毕业。在校时曾以获得桃李杯青年女子组银奖。无论演出的经验、阅历或者名气,刘岩与殷硕在AB角上都无须太多争论。可是那不到一秒间的跌落,让AB角如硬币的两面般戏剧性地反转。

日子一天天逼近8月8日。

刘岩躺在离鸟巢不远的医院里,她能听到不断传来的排练的声音,甚至能看到试燃的烟花。她曾经对于自己恢复有过幻想,只是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接受了事实。

同时,殷硕正站在刘岩跌落的地方,奋力舞动着丝带,作为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女神”,等待着开幕式上让自己绽放的两分钟。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

全球的观众都在注视。殷硕站在巨大的画卷上,头戴金色的头饰,纱裙裹身,丝带飘动。她被解说员描述为“从敦煌壁画中走下来的飞天”。

刘岩躺在不远的医院病房中。她没有打开电视,房间里飘荡着小野丽莎的音乐,柔和而安静。鸟巢中的激昂被挡在了窗外。

家人、老师和朋友陪刘岩聊天,帮她按摩手臂。“那天我们聊了很多,关于未来,记不清了。还是挺温暖的,并没有觉得特别难过。”刘岩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

当天晚上11点,有朋友从电视中认出殷硕,纷纷给她打去电话,表达惊喜与祝贺。刘岩已在病房中独自睡着。

之后过了很久,刘岩才开始看开幕式的录像。“看的时候涩涩的。到现在还都没从头到尾看完过。”她说。 ★

刘岩:我必须面对今后的生活

本刊记者/万佳欢

2009年7月19日,刘岩比约定的时间晚到了30分钟。她穿着长裙,精心打扮,精神很好。做完采访,她还有其他的活动安排。最近几个月来,刘岩的活动很多,她不断地在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采访与聚会。

采访中,刘岩的情绪很好,她与任何其他采访者状态并没有不同,只有在聊到一些关于去年摔伤时的记忆时,她的眼光偶尔会凝固在对面的墙上,一动不动。

10年专业学舞、6年职业舞者,整整16年的积淀才把她带到了奥运这扇门前。原以为推开一个更广阔的舞台,谁知道却转向了完全不同的人生。去年7月27日那一摔,狠狠地将命运的指针砸向了另一个方向。

过去的一年,刘岩并不轻松。在治伤、养伤之余,生活逼着她思考更多的东西。

她很清楚,痛苦绝不仅仅在摔下来那一秒,也不在已过去的这一年,而在于更遥远的未来。

幸运的是,养伤一年间,刘岩正在渐渐看清楚自己将来的路。

再也不愿回到监狱一样的病房

对刘岩来说,过去一年在时间概念上是纠结的,纵然每分每秒都很难度过,却经不起恍然一看,“特别快,一晃就过了。”

摔伤以后,她有大半年在医院里度过。

伤后的第一个月,她会不时地觉得胸口夹杂着麻、凉和痛。她必须完全平躺,偶尔可以翻下身。因为久躺不动,天气太热,还长起了痱子。

这对跳舞的女孩来说,是极其痛苦的。受伤之前,刘岩常去健身房,她喜欢在跑步机上慢跑。而那段日子,她只能躺在床上看看书,挑来挑去,都是关于女性的——……一两天就能看完一本。

而在心理的困苦远远超过生理上的痛苦,时间也更长。

2008年8月12日下午,张艺谋、张继钢、陈维亚三位导演再次来到医院看望刘岩,她这样回答他们:“我会坚强面对,同时也会配合医生治疗。你们给世界创造了一个奇迹,我也要为你们三位老师创造一个奇迹。”

“创造奇迹”也是她留在心里的一线希望。按医学角度来讲,刘岩的损伤算是“不完全性损伤”,有万分之一痊愈的可能性。刘岩对记者承认,当时她对自己的恢复几率有过幻想。在后来的访谈中,她也提到,自己沉溺于这样一个念头——只要努力治疗,就可以康复。

而对于医生和家人的劝告——出院并尽快融入社会,边康复、边生活、边学习的建议,她多少有些排斥和反感。

没有任何一个健康的人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这样的转变。

8月底,刘岩终于可以坐起来,她开始做各种康复训练。训练量从每天一小时一直加大到每天4个小时,但效果并不明显。

那段时间,她不主动跟朋友联系,也排斥跟社会的接触。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自己康复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存疑。

更可怕的是,刘岩找不到渠道来排泄这种痛苦、焦虑和压力。她从来不摔东西,只是有时候会一个人哭。刘岩有一个闺密很了解她的难受,一见面就会对她说,“哎,你都快憋死了吧。”

“我其实特别想找到一个发泄的方式”,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还好,时间渐渐减弱了所有的情绪,包括痛苦。2008年12月,她终于离开医院,去了趟国贸购物。她猛然发觉天已经很冷,冬天到了。不觉中,她在医院已过了半年。

过些天,她又去看了电影。

今年除夕,她终于暂时出院,第一次回家住。她对记者说,再也不愿意回到那个“监狱一样,四面白墙”的病房,“太可怕了”。

“必须得面对”的一切

面对现实的刘岩逐渐认识到,自己已经没有时间来哀叹命运的不测。

但是突破自己那一关实在很困难。摔伤后,刘岩曾有意回避关于舞蹈的一切。今年初,中国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蘅邀请她去观看舞剧。她咬咬牙,去了。当看着20多个演员在国家大剧院里绷着足尖出场时,刘岩还是忍不住哭了。

很多媒体想要采访刘岩,直到去年年底,她“斗争了挺久”,才下了狠心接受一些零星的访问。她对自己说,“面对媒体是一个迟早的问题。必须得面对。”

春节以后,刘岩跟媒体打交道的次数开始频繁起来。3月23日,她从张艺谋和宋祖英手上接过华鼎奖“年度舞蹈最佳表演女演员”的奖杯和证书时,首次接受了电视的访谈。从此,媒体对刘岩的报道开始激增,就连境外媒体CNN(美国有线新闻网)和ABC(美国广播公司)都对她进行过采访。

媒体关注的重心,都还是在去年摔伤的事件。刚开始,刘岩发现跟媒体交流对自己也有好处,因为对别人叙述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的疏通和发泄,说着说着,自己也就明白过来。然而随着媒体的增多,本来觉得已经快过去的那个心结,随着每一次回忆说,伤口也就不断地被再掀开一次。

于是她开始有选择地受访。

除了频繁接受访问、参加活动,她还开始高调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譬如说,作为嘉宾参加桃李杯舞蹈大赛,作为“爱心大使”参加中华舞蹈爱心行动,等等。她还回到北京舞蹈学院,以教师的身份给学生上课。

在其中,刘岩发现了一个对自己来说“意义非凡”的活动。6月27日,文化部邀请她在“国际青年艺术周”的开幕仪式上进行演讲。在她之前演讲的人都很“大牌”,包括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伊恩。莱斯利、奥地利莫扎特歌剧院院长瓦尔尼希等。

刘岩第一次参加这类的演讲,她用心准备了十多分钟的讲稿,讲自己的经历。活动结束后,她忽然觉得自己的领域和层面一下子拓宽了。

她在博客里写道:“在工作和活动当中,我不断发现了自己所潜在拥有的社会价值,而远远不只是局限于一个舞蹈演员。”

“奥运会的一摔的确提升了公众对我的关注度,知道我的人不再局限于舞蹈爱好者。”刘岩对记者说。某种意义上说,她也拓展了新的发展方向。

“今后要靠脑子吃饭”

比起摔伤前,刘岩想得更多了。

以前她也看书,但多是比较轻松的小说、杂志,看书就像喝水,不渴时,每天一点点就可以。而这一年来,她喜欢看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书籍,似乎忽然之间非常口渴。

看得多,也就思考更多。“受伤后会遇到很多跟以前不一样的问题,所以逼迫你必须去考虑。很多事情应该考虑清楚再做,我比以前理性得多了。”

而在采访刘岩的这一周,她忽然间发现自己想明白了很多问题。

刘岩是个很好强的人。别人说一句“你看她摔伤以后多阳光,每天都微笑”,这对她来说远远不够。

“一个乐观的性格不足以支撑我的人生。我的人生还需要命运、思维、智商、情商,需要事业、工作、价值、家庭。”

她想要得到更多的认可,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事业,希望“自己要有价值”。

7月17日早上,她参加了“中国舞剧发展学术研讨会”。这是一个学术探讨类型的会议,在与会的人员中,她是年龄最小的,“还有我的名签,我觉得好荣幸啊。”说起这事,她很愉快。

刘岩并没有发言。但对大家探讨的学术问题,她很感兴趣。“形而上的东西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以后想往那边走……既然不能跳舞了,现在我的追求就是靠思想吃饭。”

如今,看舞蹈演出的时候,刘岩发现自己刁钻了许多,看出了很多问题和需要改善的东西。她希望自己在艺术方面能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目前,她准备好好复习,考一个博士学位,以后做老师。“不是说混个文凭。今后要靠脑子吃饭,读书是最有必要的。”

虽然有了那么多计划,但是对于未来能够做什么、参与什么,她仍有许多不确定感和未知感。

有时候,刘岩还是会失眠。6月30日,她在博客里写:“昨夜有点失眠,拿起一张废稿纸写道:你可以什么都不做,但你一定要镇定,不许狂躁不安!”

去年刘岩摔下来受伤时,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图片总摄影师林毅在现场拍下来很多照片,他曾经尝试将照片拿给刘岩看,但刘岩表现得相当排斥,不愿意看。

对于何时面对这些照片,刘岩给自己设置了5年的时限。“可能我的预期有点太乐观,说不准是十年。但我要求自己一定要调整到那个(可以面对的)状态。”

她明白,自己今后的路会更难。“痛苦绝不在那一秒,也不是三五个月,不是一年,而是之后。我将面对生活,任何事对我都可能会产生你们所想象不到的困难和痛苦。”

刘岩最近一个关于舞蹈的计划是重返舞台。5月,曾为她编写、从而将她带到第六届全国舞蹈大赛金奖的舞蹈编导张云峰再次为她量身打造了一个作品,现她正在加紧排练之中,11月,刘岩将在这个名为的舞蹈中亮相,坐在轮椅上表演10分钟。 ★

殷硕:我的变化没有大家想象的夸张

本刊记者/杨时旸

殷硕表演的是北京奥运开幕式上唯一的一段独舞。虽是短短两分钟,但在那之后,这个20岁的舞蹈演员便和以前不同了。走下舞台之后,殷硕的手机开始不断接到朋友们的电话和短信。

在此之前,因为有保密协议的约束,殷硕周围的朋友大都不知道她被选入奥运开幕式(如果不是刘岩意外坠下舞台的事故,开幕式之后也将鲜有人知)。开幕式的第二天,殷硕和父母一起观看了开幕式的录像。

两分钟的表演让观众给殷硕贴上了“奥运舞者”的标签。随即,有人建立了“殷硕贴吧”和词条,网友开始搜索她的各种资料,从身高、酒窝到从艺经历,甚至一位同名同姓的影视演员资料也被误归入她的名下。由于殷硕在温州和杭州两地生活过,两城市的网友便互相争论,都认为殷硕应属于自己城市的骄傲。

而对于殷硕本人来说,这一切喧嚣都只是她本人忙碌生活的无声背景。

但“奥运舞者”从此没有了休息的理由。

奥运会开幕式之后一周,殷硕已经到达深圳,参加舞剧《大围屋》的排练。实际上,这部舞剧,在殷硕大学四年级期间就已选定她为主角之一。舞剧在奥运前也曾上演,只是那时,还无人认识这个20岁的姑娘。

这部90分钟的八幕舞剧,是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文化局参与指导而做。此剧是深圳建市周年的献礼作品。奥运之后,殷硕已是该舞剧的绝对A角。所有探班记者都聚焦在殷硕的身上,所提问题无一不与奥运开幕式有关;而殷硕的从舞经历、奥运心路历程,甚至父母亲所属在舞蹈圈内的历史都成为专访的谈资。《大围屋》在深圳巡演30场,并应邀参加在上海和广东举办的艺术节。

结束了深圳工作之后,殷硕又赶赴宁波,参加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的排练和演出。这是一部探讨浙东婚嫁风俗的舞剧,创作历时两年。殷硕担纲女一号“越儿”。

之后不久,在“2008龙门民俗风情节”开幕仪式上,殷硕在富阳龙门古镇砚池的圆月形舞台上,表演了独舞《丹青》。一个月后,“第十届中国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开幕式晚会上,殷硕应邀出席,献技双人舞。

“参加奥运会开幕式对我来说肯定对以后的工作能有推动。但是要求也更高了嘛。”殷硕面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如此评价奥运开幕式自己的影响。

2009年4月,郑州市为国庆60周年的献礼舞剧、由《洛神赋》改编的大型舞剧《云水洛神》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舞美、音乐与声光效果时尚而华丽。殷硕受邀在剧中担任主角洛神。该剧艺术总监形容殷硕的表演“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有点空灵、唯美,还有着撕心裂肺的痛又有点蜕变后的坚强的洛神”。

与此同时,湖北省歌舞剧院打造的舞剧《王昭君》在武汉投入排练,确定由殷硕担任主角。因为伤病困扰,殷硕一直在接受治疗,7月初才赶赴武汉。“我现在一天三班的排练,从早到晚,吃饭可能都只有15分钟。”殷硕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从奥运会之后,殷硕几乎一直在外地演出。作为东方歌舞团的演员,她应团里的工作安排参加了宋祖英在鸟巢演唱会的伴舞工作。除此之外的各种演出中,21岁的殷硕几乎全部担任主角。

目前,殷硕没有经纪人,没有商业代言,尚无进入影视圈的计划。对于奥运会后其身价暴涨的猜测,她回答是,“涨了一点吧,但没有暴涨。奥运会以后的变化,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夸张。”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