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里工匠文化村,甘肃敦煌“牵手”中国人民大学建敦煌文化学院

2022-02-04 08:38:44 教育百科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7月下旬敦煌莫高里工匠文化村,敦煌文化学院成立,其实践教学点之一敦煌阳关景区。(资料图) 王斌银 摄7月下旬,敦煌文化学院成立,其实践教学点之一敦煌阳关景区。(资料图) 王斌银 摄中新网兰州7月28日

7月下旬敦煌莫高里工匠文化村,敦煌文化学院成立,其实践教学点之一敦煌阳关景区。(资料图) 王斌银 摄

敦煌莫高里工匠文化村,甘肃敦煌“牵手”中国人民大学建敦煌文化学院

7月下旬,敦煌文化学院成立,其实践教学点之一敦煌阳关景区。(资料图) 王斌银 摄

敦煌莫高里工匠文化村,甘肃敦煌“牵手”中国人民大学建敦煌文化学院

中新网兰州7月28日电 (周斌全 王翼敏)甘肃敦煌市官方28日披露,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由敦煌市携手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共建的敦煌文化学院成立,面向全国开展以敦煌文化为主的各类培训和研学搭建平台,并列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的重点项目。

自2019年7月,敦煌市官方与中国人民大学谋划共建敦煌文化学院,致力于打造丝路文化研学传播基地、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将成为集培训、交流、研修、教育、实践、论坛为一体的特色化研学实践基地。

敦煌文化学院的实践教学点之一敦煌玉门关遗址。(资料图) 杨艳敏 摄

敦煌市官方介绍说,双方以敦煌文化为支撑,充分发挥敦煌市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资源和中国人民大学学科、人才、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互惠双赢、共同发展。

在学院筹建方面,由中国人民大学、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委党校专家教授和知名敦煌学者组成师资库,为学生研学授课讲座,目前已入库专家学者23人。

当地还以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玉门关、莫高里工匠文化村等10个实践教学点,推出不同形式的敦煌文化专题研修班、研学班,推出“念念敦煌”“彩塑制作”“壁画临摹”等课程和文化艺术体验项目,以及鸣沙山·月牙泉、雅丹等景区景点的“鸣沙试验”“敦煌沙画”“地质地学”等科普研学产品,开启感知丝路文化的研学科普之旅。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表示,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把敦煌文化学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打造成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创新和传播中心,并依托该学院进一步推广“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文化研学融合发展。(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讲好黄河故事 甘肃文旅注入“新内涵”

黄河从兰州穿城而过(资料图)

敦煌莫高里工匠文化村,甘肃敦煌“牵手”中国人民大学建敦煌文化学院

新甘肃客户端1月13日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杨 通讯员季慧琳)挖掘黄河文化内涵,高标准制定《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面启动黄河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普查工作……近年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围绕延续黄河文化历史根脉,着力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取得实效,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贡献甘肃智慧,为讲好黄河故事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敦煌莫高里工匠文化村,甘肃敦煌“牵手”中国人民大学建敦煌文化学院

鸟瞰黄河兰州段(资料图)

敦煌莫高里工匠文化村,甘肃敦煌“牵手”中国人民大学建敦煌文化学院

近年来,省文旅厅挖掘黄河文化内涵,高标准编制《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相继出台《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甘肃省文物保护条例》《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甘肃炳灵寺石窟保护条例》《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着力推动《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甘肃麦积山石窟保护条例》等法规的出台,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和政策支撑。

同时,省文旅厅还全面启动黄河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开展炳灵寺石窟169窟前期勘察研究等30余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工程,王城堡魁星阁等10余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工程,以及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和“三防”项目20余项,有效改善了黄河文物的保存状况,黄河文物中的国保单位和重要省保单位险情基本排除。实施马家窑遗址等10处史前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和永泰城址等34处黄河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推出《大河流韵——兰州历史文物展》等黄河文化精品展览。加快建设黄河文化资源数据库,指导黄河流域地区公共文化机构拓展服务功能,建成659个乡镇数字文化驿站、744个村级数字文化服务点,“乡村飞阅”计划覆盖228个乡镇,104个图书馆均配备数字文化云屏服务设备。支持文化旅游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动黄河文化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建成“1+11”多源数据融合与分析体系,黄河文化数字化成效明显。

大河汤汤奔腾东去(资料图,本文照片由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韦德占摄)

省文旅厅还着力推进重点工程项目落实,推动黄河文化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重点打造“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等核心重大工程,成立项目专班跟踪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进程。注重招大引强,策划75个招商项目,成功签约28个文旅产业和交旅融合项目,签约金额343.72亿元。敦煌莫高里工匠文化村、肃州六分湿地景区等7个项目建成运营,锁阳城遗址国家考古公园、阿克塞沙漠公园等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同时,创排《八步沙》《大禹治水》等反映黄河文化的精品剧目和大型综艺节目。2020年举办“春绿陇原·黄河之滨”等系列惠民精品演出1000余场次,200多万群众和游客享受丰盛的文化盛宴。以“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旅游整体形象为统领,推出《甘肃省沿黄四市(州)旅游发展联盟宣传片》,大力宣传推介兰州黄河风情线、景泰黄河石林、永靖黄河三峡、定西渭河源等特色旅游产品,着力打响“黄河之滨也很美”“天下黄河第一弯”“华夏文明渭河源”等黄河旅游主题品牌。推出“玛曲—碌曲—夏河—永靖—兰州”“兰州—白银—景泰—银川”等黄河旅游主题精品线路,其中“千里风情·黄河水韵”主题旅游线入选“疫去春来·江山多娇”全国百条精品旅游线路;“交响丝路非遗之旅”和“涛涛黄河非遗之旅”2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入选2020年度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