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的事例,「散文欣赏」助人为乐 文/马建

2022-02-04 14:06:11 推广营销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散文欣赏】助人为乐文/马建看到“助人为乐”这个词助人为乐的事例,你有没眼熟但已经很久未曾说出口或者感觉“老土”?乐善好施、助人为乐,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每遇到天灾人祸或自身难以解决的难处,便有热

散文欣赏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的事例,「散文欣赏」助人为乐 文/马建

文/马建

助人为乐的事例,「散文欣赏」助人为乐 文/马建

看到“助人为乐”这个词助人为乐的事例,你有没眼熟但已经很久未曾说出口或者感觉“老土”?

乐善好施、助人为乐,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每遇到天灾人祸或自身难以解决的难处,便有热心者鼎力相助。

上世纪七O、八O年代出生的人一定记得,小时候唱着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帮助军烈属扫地抬水、帮助老人过马路扛东西之类的好人好事没少做,而且那时还做了好事不留名。

我印象较深的一次助人为乐的事,记得是上初一那年夏天,家乡大旱,水井里打上来的全是泥汤,庄稼地里的玉米不断枯死。这时候,我们的学校发起了一场助力人为乐的活动,去帮助一户军烈属浇玉米地。

学校那口一百多米深的井里抽上水,两个学生一组,就用一根木棍抬着水桶,就这样徒步走数公里,一直走到军烈属的玉米地里倒下,然后再原路返回。

三伏天,学生们满头大汗,但即使这样,竟然舍不得喝一口抬着的凉水。几百只水桶绵延不绝,就这样用近乎“杯水车薪”的举动,诠释着“助人为乐”的精神。

那个时候,社会上助人为乐的风尚广为发扬,不论地区、亲疏、性别、年龄,一人患难,众人相帮。做了好事别人说声“谢谢”,听到的多会是“不用谢,助人为乐”这样的话。助人为乐的事几乎人人都做过,助人为乐的话几乎人人都说过。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富裕了,虽然还是会有一些助人为乐的事,但助人为乐这个词很少再听到了。

一些传统的汉语词汇正逐渐迷失在一些新兴的网络词语中,“人艰不拆”、“不明觉厉”这样的词让人不明觉理,“吊丝”、“逗比”这样的词让人不明所以,“我晕”、“我靠”这样的词让人不明道理。

社会整体价值观的改变总是先从行为上显现的,助人为乐一词的弱化反映出了人们在帮助别人心理上的变化。现在的社会,好像不那么单纯了,人们总是怀疑这怀疑那,不光是扫地抬水的这样的小事看不到了,就连身边有老人倒地了、孩子被车撞了,这样生命攸关的大事也很少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许多人只愿意索取,不愿意奉献。只想着利益交换,忘记了助人为乐。如果说对陌生人的冷漠意味着人性的善良之门关住了,那么,对朋友、亲戚的帮助也不再那么痛快和纯粹了,“无事不登三宝殿”、“关起门过日子”、“大路朝天,各走半边”。生活中,一旦帮助了别人,就要求人家时时挂在嘴上、记在心里,一旦哪天被帮助的人做了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就痛骂人家忘恩负义。

记得有个故事,讲得是一位小伙子遇到困难时,去找他曾经帮过的人求助,结果转了一圈一无所获。后来又去找曾经帮过他的人求助,结果是那些过去帮过自己的人依然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这个故事说明,出于什么心理帮助别人这点很重要。如果一个人是为了回报,那他一定是这个世界最不快乐的人之一;如果一个人帮助别人是甘于付出不求回报的,那么当被帮助的人哪怕给予一点点的回报,都能带给你意外之喜。

这个世界终究是人和人的世界,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给他人帮助。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成就别人,既是对人,也是对己。

行善因积善果,当一个人在为别人默默付出许久后,不期然间,总会有这种或那种的福报找上门来,不在当下就在将来。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