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德兰,尼德兰和荷兰有什么区别?

2022-02-04 13:18:32 推广营销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1、名称不同前者词来源于“尼德兰”Netherland尼德兰,是荷兰人的自称,Holland是荷兰以前的一个省的称谓。后来被用作指代“尼德兰”这个国家的名字,这就是荷兰的来历。2、意思不同Hollan

1、名称不同前者词来源于“尼德兰”Netherland尼德兰,是荷兰人的自称,Holland是荷兰以前的一个省的称谓。后来被用作指代“尼德兰”这个国家的名字,这就是荷兰的来历。

2、意思不同Holland是荷兰的意思,Netherlands是尼德兰的意思。

3、范围不同Netherlands是历史上的尼德兰,中世纪末期,作为一个地区概念,它并不仅指今荷兰,还包括今比利时、卢森堡一带。荷兰的正式称谓是尼德兰中国人习惯以荷兰省来指代整个尼德兰。荷兰位于北纬51°-54°之间,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荷兰沿海地区夏季平均气温为16℃,冬季平均气温为3℃。内陆地区夏季平均气温为17℃,冬季为2℃。6-8月份温度为21~26℃。冬季阴雨多风,1月份平均温度为1.7℃。荷兰历史上记载过的最低气温为-27.8℃,最高气温达到38.6℃。荷兰年降雨量约为760毫米。降雨基本均匀分布于四季。1~6月份月平均雨量为40-60毫米,7~12月月平均雨量为60~80毫米。荷兰每月平均的晴天小时数5月份最高,约为220小时,12月份最低,约为39小时。

尼德兰为什么分成荷兰比利时?

荷兰和比利时曾经同属一个国家,一个名叫尼德兰联合王国的国家。1814年10月至1815年6月,除奥斯曼帝国以外的所有欧洲国家的代表云集到维也纳,参加了一场重塑欧洲秩序的会议。在俄、英、普、奥四国操纵下,此次会议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恢复法国大革命前的旧秩序,防止法国东山再起。为此法国被限制在1790年疆界内,且其北邻比利时被划入荷兰。而荷兰在兼并比利时之后,一个全新的尼德兰联合王国诞生了。尼德兰是荷兰语“低地”一词的直译,指的是莱茵河、马斯河下游一带地势低洼的地区,大致相当于现今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尼德兰在十六世纪的时候因为联姻和继承关系成为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地盘,而后西班牙的横征暴敛和高压政策催生出了尼德兰的革命意识。1581年,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的尼德兰北方各省在海牙召开代表大会,宣布成立完全独立的联省共和国。但是尼德兰南方的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由于在经济上仍过度依赖西班牙,所以在斗争中软弱动摇,甚至叛变投敌,未能领导南方革命走向胜利。这样,尼德兰地区分裂成了北方的联合共和国和南方的西属尼德兰两部分。

如何看待荷兰改名尼德兰?

你知道吗,叫了这么多年的荷兰,可能要改名字了。

尼德兰,尼德兰和荷兰有什么区别?

尼德兰,尼德兰和荷兰有什么区别?

12月27日,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一则消息,为了重塑国家形象,荷兰政府宣布,自2020年1月起,国家更名为尼德兰。荷兰官方表示:尼德兰不想让你再叫它荷兰。

尼德兰,尼德兰和荷兰有什么区别?

一条新闻,炸出了不少网友,他们认认真真地在新闻下面回复:

尼德兰,尼德兰和荷兰有什么区别?

“好的,知道了,荷兰。”

尼德兰,尼德兰和荷兰有什么区别?

评论里有为熬出头的河南叫好的:

“再也没有人跟河南抢名字了。”

“太好了这样我下次去新郑机场就不会搞错坐到阿姆斯特丹机场了。”

还有更新年终旅行信息的:

“我12.31飞荷兰,第二天落地变成尼德兰。”

也有为延伸出的其他名称变更担心的:

“荷兰猪荷兰豆是不是得更名尼德兰猪和尼德兰豆?”

“荷甲以后得改名叫尼甲吧。”

“荷兰弟变成了‘你的兰弟’,还挺亲切。”

这则新闻更像是广大网友的茶余饭后用来调侃的一个谈资。

突如其来的任务量

2020年,荷兰将更换国家标识,将郁金香和英文荷兰的组合变更为“NL尼德兰”。

来自荷兰的这份更名信息,其实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名变更,荷兰的正式名称一直是音译“尼德兰”的Netherlands。这一次宣布更名,其实是通过官方确认,今后将统一使用正式名称,不再使用原先国际通用的“Holland荷兰”。

此消息一出,各国各部门都要为此忙碌起来,本国的公共文件、道路标示,全世界的地图、空管系统、银行、证券交易、书籍教材都要随之更改,不然可能直接引发荷兰与各国的贸易、航班的安全等重要方面的问题。

航班:我要飞往荷兰。

空管系统:没有,没有这个国家。

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在任务量本就繁重的年末,因为荷兰突然宣布更名,各国又多了新的工作。

更着急的是东京奥运会组委,荷兰政府声明中明确表示,希望2020东京奥运上使用官方名字Netherlands,奥运会的召开近在眼前,因为这一变动,也许宣传册、比赛手册、开幕式入场顺序等都要临时再做调整。

到底是荷兰 还是尼德兰?

荷兰之于尼德兰,就像英格兰之于大不列颠。荷兰这个称谓,仅涵盖全国十二个省份当中的两个,包含了位于阿姆斯特丹所在的北荷兰和鹿特丹所在的南荷兰。过去,荷兰的名字在西方流传开,很大原因是南北荷兰省的经济突出,贸易往来频繁,存在感远胜于该国其他地区,久而久之,就成了这个国家广泛流传的称呼。

现在,荷兰旅游局认为,用一个地区来代表和宣传整个国家是不合理的,将国名变更为尼德兰,有助于让世界更全面地认识这个国家,认识该国的其他地区,推动这些地方的旅游业,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引流到其他地区,缓解南北荷兰省超负荷的旅游接待压力。

这一阐述解释了荷兰更名的合理性,它需要一个更广泛和权威的名字,作为整个国家而非一个地区的象征,在旅游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当下,这或许是一个缓解问题的途径。

当然,也有很多人不买账,他们认为,即使改了名字也没有什么用,游客们还是只会选择他们想去的地方。

漫长的认知转变

在各国越来越重视国际形象的当今,荷兰并非近年来第一个宣布更名的国家。2018年3月,白俄罗斯将中文名改为白罗斯,并要求中国对其变更称呼,因其不想让自己听起来像俄罗斯的属地。改名在两国官方层面早已完成,但国内游客提起这个国家的时候,还是会习惯性地叫一声“白俄”。

改变国家和地区的名字,尤其是如荷兰这样举世闻名的地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至今,提起缅甸的首都,还会有很多人认为是仰光;韩国首都汉城的名字变更,也曾在民众心中经历了很长的认知转变,才过渡到今日的首尔;哈萨克斯坦的首都阿斯塔纳去年更名努尔苏丹,这似乎没有被多少人记得。这座城市上一个关于类似新闻是,哈萨克斯坦二十年多前从阿拉木图迁都于此。

而提起荷兰,我们能迅速联想到的,是平坦大地上彩色的郁金香,缓慢转动的风车,精致的甜点,甚至红灯区橱窗里的性感女郎,荷兰象征着自由、包容、文艺和浪漫。在官方完成名称更改之后,要将一个新的地名重新与这些性格特质联系起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接受过程。

所以这么看,“荷兰”这个名字,估计还得被我们叫上好一阵子。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