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联是哪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真意是什么?

2022-02-04 13:05:00 推广营销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是1932年10月12日鲁迅先生写给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一个条幅的内容,摘自先生的一首名为《自嘲》的诗中,全诗辑录于下颈联是哪一句: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是1932年10月12日鲁迅先生写给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一个条幅的内容,摘自先生的一首名为《自嘲》的诗中,全诗辑录于下颈联是哪一句:

颈联是哪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真意是什么?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在小楼成一统,

管它冬夏与春秋。

鲁迅先生一生剛直不阿,对于一切资产阶级反动文人们的唇枪舌剑都是毫不畏惧,奋起力争的,这里的”千夫”,就指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及一切的资产阶级反动文人们的指责,刁难,造谣中伤。而鲁迅先生对于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则是无比熱爱和同情的,当然”孺子”指的是广大的劳苦大众,宁愿象牛一样听话,为他们忠实服务。

古诗中的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分别是哪句?

不是所有古诗都有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这是在律诗中才有的。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首联是第一,二句,颔联是第三,四句颈联是第五,六句,尾联是第七,八句。 例如: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首联)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颔联)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颈联)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尾联) 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 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以八句格律诗中之颔联与颈联四句对仗的标准是什么?

问题:

颈联是哪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真意是什么?

以八句格律诗中之颔联与颈联四句对仗的标准是什么?

颈联是哪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真意是什么?

前言八句的律诗有五律和七律,八句两两一组,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标准的五七律中间二联(颔联、颈联 )要求对仗。

颈联是哪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真意是什么?

严格的标准很好记,注意平仄相对,词性此类相对。

颈联是哪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真意是什么?

但是要写好中间的两个对联不容易,要记住两个字:变化。

颈联是哪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真意是什么?

一、从句法结构看变化我的读者,很多人都会作诗,所以先不提标准,先说说要注意的变化。

颈联是哪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真意是什么?

这首《登板桥咏洲中独鹤诗》的作者不是唐朝人,甚至不是隋朝人,而是南北朝梁的皇帝梁简文帝,这首五律,是老街知道的最早的五律。但是梁简文帝却很早就注意了中间二联的变化:

远雾旦氛氲,单飞才可分。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 孤惊宿屿浦,羁唳下江濆。平平仄仄仄 平仄仄平平 意惑东西水,心迷四面云。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谁知独辛苦,江上念离群。平平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注意中间的二联:

孤惊–宿–屿浦,羁唳–下–江濆。 意惑–东西水,心迷–四面云。 颔联是212结构,颈联是2-3结构。

如王维的《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王维的这首诗中间二联都是212结构。

中间二联要注意句法结构的不同,尽量不要雷同。王维的很多五律都规避了这一点,老街仅仅是挑出一个例子来。

不过这种颔联与颈联的雷同,并不算大的诗病,并不违反五律的标准。

二、从诗意上看变化先看三首唐诗。

1、只写景 《重题郑氏东亭》

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向晚寻征路,残云傍马飞。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单纯写景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也是单纯写景

中二联单纯写景的诗很多,但是通篇写景的诗就要注意景中含情的写法。如“向晚寻征路”种,一个“寻”字,写出了行人心情。

2、只议论 《筹笔驿》(唐·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终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单纯议论

管乐有才终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单纯议论

单纯议论的诗,比起写景的诗更难写好。不是难写,是难以写好。很多人所谓的老干体,常常有通篇议论的现象,这种写法非常难。

李商隐利用几个典故丰富了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这是解决的办法之一。

3、一景一情《李监宅》

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单纯的写景。

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展开了议论,议论也是抒情。

4、情景的变化

虽有一切景语即情语之说,但是中间二联尽量有所变化,一般以一联写景一联抒情为好。

另外也有一句中情景都写的现象,例如梁简文帝的《登板桥咏洲中独鹤诗》中:

意惑–东西水,心迷–四面云。

东西水、四面云,是写景,加上意惑、心迷就是抒情。

一首诗写景,未必有固定的位置,但是在中间二联时,如果都有景,一定要注意两联的景物变化,最好有远近、高低、大小、疏密等等变化。

三、律诗中间二联的标准1、平仄相对

南北朝的诗人特别喜欢对仗,大家看一下谢灵运的诗会发现,他恨不能整首诗全部对仗。但是他的对仗种,平仄往往是不相对的。例如他的名句: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从齐梁永明体以后,诗人有了四声的概念后,对仗就开始讲究平仄相对了。

以五律为例, 中间二联的对仗有两种:

a、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b、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中平平仄仄,包括了两种变化,平平中仄仄,即三仄尾:

孤惊宿屿浦,羁唳下江濆。平平仄仄仄 平仄仄平平 。还有平平仄平仄,俗称锦鲤翻波,如宋丞相赵鼎的七律《奔昌国用韩叔夏韵呈觉民参政》:

身世从今寄云海,亲朋何在渺风埃。中仄平平仄平仄 中平平仄仄平平 。注意平仄相对并不是所有字的平仄都相对

包括两种,一种是个别位置平仄不拘,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中,就表示平仄不拘。

另外一种,如锦鲤翻波: 平平仄平仄 ,第3、4字的平仄颠倒了,但是下联平仄没有变化,还是中仄仄平平。另外三仄尾:平平仄仄仄,第3字和下联中仄仄平平,是仄仄相对了。

其实还有所谓的拗句,中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等等。就不说了。

2、词性相对

简单说就是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对数量、副词对副词,例如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另外名词中,又有所谓的门类,如时令、宫殿、人物、植物等等细分的词语,同一门类就是所谓的工对。

不过也有借对、邻对、宽对等手法,例如;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菊对舟,不是一类;他日对故园,也不是一类。一般来说,只要名词对名词,就可以了。

也有不同词性的对仗 ,例如: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薄,形容词;违,动词。

也要注意,中心语对仗即可,修饰语要求不严: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夹对小,这两个字分别修饰城、苑。

结束语颔联与颈联对仗的标准很简单,词性对仗、平仄对仗。

但是千万不要太拘束,从平仄相对来说,有些位置的字,不必对仗,还有变格例如平平仄平仄和平平仄仄仄,也不能完全平仄相对,但是在唐朝五七律中比比皆是。

从词性和门类对仗来说,很多优秀的对仗都是宽对,而不是过于拘束的工对。

学明白了如何使用宽对,才算真正入门。

@老街味道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