翃怎么读,“翃”字怎么读?

2022-02-03 11:06:32 推广营销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翃拼音:hóng,笔划:10部首:羽五笔输入法:基本解释:翃hóng飞。笔画数:10翃怎么读;部首:羽;笔顺编号:1354541541详细解释:翃hóng【动】飞;虫飞〖fly〗翃,飞也。——《广雅》

翃拼音:hóng,笔划:10部首:羽五笔输入法:基本解释:——————————————————————————–翃hóng飞。笔画数:10翃怎么读;部首:羽;笔顺编号:1354541541详细解释:——————————————————————————–翃hóng【动】飞;虫飞〖fly〗翃,飞也。——《广雅》翃,虫飞。——《广韵》

韩翃的《寒食》想表达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问题:韩翃的《寒食》想表达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翃怎么读,“翃”字怎么读?

前言韩翃的这首七言绝句,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他还因此而获得晋升,成就了一番佳话。

翃怎么读,“翃”字怎么读?

一、皇帝说,与此韩翃唐朝德宗皇帝在位时,缺少一个起草文书的人,中书省选的人皇帝却一个也没有看中。大臣们问皇帝自己有没有看好的人。皇帝说:这个职务给韩翃吧。

翃怎么读,“翃”字怎么读?

这下子,大臣们犯难了,因为当时有两个韩翃,于是把两位都报了上去。皇帝御笔批复到:

翃怎么读,“翃”字怎么读?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与此韩翃。

韩翃当时已是迟暮之年,同僚们大多比他年轻,都不太尊重这个老头子,据《本事诗》记载:

时韩已迟暮,同职皆新进后生,不能知韩。共目为恶诗韩翃。翃殊不得意,多辞疾在家。唯末职韦巡官者,亦知名士,与韩独善。一日夜将半,韦扣门急。韩出见之,贺曰: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诰。

当时只有一个韦巡官与其关系不错,他得知这个消息时,半夜赶来报喜,韩翃一开始还不相信。后来说到皇帝说给写《寒食》这首诗的韩翃时,他才半信半疑,结果,早晨就接到了通知。

韩翃因一首这首《寒食》而被皇帝赏识,后来他官至中书舍人,成为大历十才子中职位最高的人。

二、青烟散入五侯家韩翃的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前2句写景,同时说明的时令: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后2句,才是这首诗的主旨:

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的时候,家家户户禁火。寒食后重新生火,被称为“新火”。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曾经写道: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时辰一到,皇帝赏赐新火给大臣,首先收到皇帝的赏赐之人,自然就是皇帝最为亲近、朝中最为显赫的人物了。

三、“五侯”寓讽这首诗中的五侯,是一首诗中的关键形象。一般认为,这里的五侯,是指汉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个宦官为侯,世称五侯。

东汉的梁冀以外戚身份专权近二十年,汉桓帝诛灭梁冀的行动中,宦官单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五个人立下了大功,因此被同时被封侯。

从此,朝政大权落入宦官手中。

而唐朝的灭亡,很大的原因,是由于中唐以后的宦官作乱。因此这首诗中的“五侯”二字,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

从整首诗来看,是一派祥和的面貌,但是五侯二字,却暗含讽喻。

四、宦官的利与弊唐德宗李适(kuò)在位前期,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甚至在即位的当月,就将暗怀异图的宦官刘忠翼赐死。

但是”泾师之变”时,唐德宗信任的禁军武将却没有起到召集士兵守卫的作用,反而是身边的宦官保护了他。

后来,李适重返京师后月,就将禁军分为左右两厢,分别有宦官统领,从此开了宦官掌握禁军的先河。

结束语建中(780年正月-783年十二月)是唐德宗的年号, 泾师之变发生在建中四年。

据说唐德宗欣赏韩翃时,大约也在建中年间,当时的唐德宗,应该还没有重用宦官。《围炉诗话》中说:

“唐之亡国,由于宦官握兵,实代宗授之以柄。此诗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见意,唐诗之通于春秋也。”

唐代宗是唐德宗的父亲,唐代宗被宦官李辅国等拥立为帝,在唐代宗时期,宦官开始掌握兵权,因此这首诗中的讽喻之意,唐德宗并不在意。

假如在泾师之变后,皇帝转变了对于宦官的态度,也许对于五侯与宦官的联系可能还更欣赏吧。

@老街味道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