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为什么央行要推行LPR?

2022-02-03 14:55:06 金融百科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LPR是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想要利率市场化推行。利率市场化好不好?当然是好的,日本,美国,欧盟都是利率市场化的,他们的利率很多是负数,想象你借钱不用利息还倒贴(实际上还是要点利息的,比如日元债是0.2

LPR是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想要利率市场化推行

利率市场化好不好?当然是好的,日本,美国,欧盟都是利率市场化的,他们的利率很多是负数,想象你借钱不用利息还倒贴(实际上还是要点利息的,比如日元债是0.2%左右实际发行)。就连巴菲特,其也热衷于去发行日元债。知道巴菲特发行日元债干什么?巴菲特用日元债的钱,换成美元,然后回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也就是说,向股东要钱,不如向日本人要钱。

我们看大多数国际上,利率市场化成功的国家,都是利率总体下行的国家。而且很神奇的是,负利率的日本和欧盟反而没有太高的通胀率。这个神奇的现象说明,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可以达到一定的均衡。当然,日本和欧盟的经济本身不济,是因为老龄化。

LPR本身就是银行报价,银行的资金一方面来自储蓄用户,另一方面来自于央行,还有来自于银行间的拆借。所以LPR就是市场化的。而原来的贷款基准利率,其实是政策定性的,你定了个利率,让所有银行遵守。这个可能吗?其实是不可能的。在流动性紧张的时候,银行很吃香,很多银行的贷款附带了很多任务。比如你要开承兑汇票,你要月底拉存款,你要给银行刷业绩,工资要在这家银行发。而在流动性宽松的时候,银行贷款又会出现贷不出去的窘境。

实际上货币就是一种商品,他受到效用,机会成本和收入的影响。也就是说,货币需求是市场因素决定的。如果银行利率低,自然贷款要求高。小企业反而贷不到款。

所以LPR就是这么一个东西。他是市场化的起点,虽然LPR有利率指导机制,但是总体上,银行借贷利率已经全部放开了。

企业到底要不要推行绩效

绩效管理在国内还算是个比较新兴的管理工具,是最近十几年间从国外引进的在中国企业家之间兴起的一个新概念,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因为绩效管理的推行受益,于是国内的老板们去听了几次课,了解了一些概念,便开始抱回来一大摞资料,让公司的HR研究,学习,开始推行绩效。

推行,为什么央行要推行LPR?

所以中国企业的绩效管理,成功的极少,大多数要么干脆推行不下去,要么中途夭折,要么流于形式,打分考核,要么换了无数种方法,最后还是水土不服。总之,绩效成了中国企业老板心中的一块鸡肋,用之无味,弃之可惜。

推行,为什么央行要推行LPR?

推行,为什么央行要推行LPR?

那么,绩效到底有什么好处,做了绩效能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什么?到底要不要推行绩效呢。

我们先说第一个问题,绩效做好了可以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什么:

1.绩效管理是一种管理工具,无论是KPI、BSC、MBO、OKR,还是基于工作职责和计划的考核,都会起到一定的规范管理的作用。管理上有一句话,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没有考核就没有结果。所以,考核是一种工作成果和工作价值的体现。优胜略汰,择优录取。

2.绩效可以重新划分员工的薪资分配机制,多劳多得,用结果说话,有很强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推行绩效,会让员工意识到企业想要的结果是什么,提倡的价值观是什么,从而引导并鼓励大家朝着同一个目标和方向前进。

3.绩效本质上是为了帮助团队和员工提升。因为绩效要形成良性循环就必须在每一个周期进行结果反馈和改进提升计划。每一次考核的目的都是为了发现差距,缩小差距,提高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效率,明确员工成长的方向和空间,并为之提供配套的学习机制和培训机会。

4.塑造绩效文化,打造学习型组织。绩效在带给员工一定压力的同时也激活了高潜能员工的活力,不断淘汰不合格者,最大程度的激发员工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公司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业绩,从而打造一个能者上庸者下,全员PK的学习型组织。

企业到底要不要推行绩效,取决于很多因素,如果一个企业当前的管理水平和发展现状不足以支撑绩效管理体系的运行,那么推行必然失败。绩效管理实施的几个前提:

第一、公司一把手,就是大BOSS要对绩效有比较深的认知,有绩效管理的意识和一定的绩效知识,无论是过去工作经验中的体会,还是上什么总裁班灌输的思想,或者是个人管理思想超前,总之,他一定要知道绩效到底是干什么的,绩效能够带来什么?为什么要做绩效管理。

第二、公司目前具备一定的管理基础。所谓的管理基础包括:组织结构清晰,岗位分工明确,部门定位清楚,岗位职责完善,工作规范和流程清晰。通俗来讲,就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本岗位工作是什么,汇报对象是谁,下一步的工作流向是哪里,知道自己的工作对整个业务流程的运转有什么意义。

第三、明确推行绩效的目的。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管理模式采用的绩效管理方法也是不同的。明确推行绩效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一方面有利于评估绩效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阶段和现状的绩效管理方法。

第四、绩效和企业文化导向一致。绩效也一定是有导向性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员工也一样。“考核什么,我就关注什么”,所以绩效的引导、激励和导向性必须要切合自己企业的文化氛围,不能相悖而行。比如,原本公司氛围比较和睦,大家团结友善,考核的导向却是推崇个人业绩为主,大家为了实现绩效目标,伤了团队和气,最后影响部门团结,人心涣散的事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所以企业到底要不要推行绩效,要根据各自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来分析研究之后决定要不要推行。绩效是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推行的人能不能驾驭。祝你好运~

关于工作中绩效的问题,大家可以提问邀请我回答,收藏的小伙伴记得点个赞~

更多职场干货和人力资源知识,欢迎关注我:香草紫苏,职场达人,人力资源师。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