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上市,负面消息不断的拼多多,为啥可以上市?

2022-01-16 20:11:11 APP软件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这个世界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拼多多上市,意外和不确定性是可以确实存在的。一个不赚钱的公司可以成功上市,只要是未来有巨大的回报,资本市场还是认可和欢迎的,如亚马逊,它更像是一场明智的延迟满足。而一个未来盈利

这个世界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拼多多上市,意外和不确定性是可以确实存在的。

拼多多上市,负面消息不断的拼多多,为啥可以上市?

一个不赚钱的公司可以成功上市,只要是未来有巨大的回报,资本市场还是认可和欢迎的,如亚马逊,它更像是一场明智的延迟满足。

拼多多上市,负面消息不断的拼多多,为啥可以上市?

而一个未来盈利模式不确定、造血赶不上出血的公司也可以上市,是什么原因呢?

拼多多上市,负面消息不断的拼多多,为啥可以上市?

或许,有人也可以从中获利,只要有人接盘的话。

拼多多上市,负面消息不断的拼多多,为啥可以上市?

商业世界,从来都有精明的猎人和狡猾的猎物。

拼多多上市,负面消息不断的拼多多,为啥可以上市?

拼多多上市,负面消息不断的拼多多,为啥可以上市?

美国东部时间7月26日,拼多多将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并将通过远程在上海陆家嘴举行敲钟仪式(传闻创始人黄峥不愿坐飞机)。

据说拼多多美股IPO认购火爆,目前已经超募20倍,最终将按照16美元/ADS-19美元/ADS定价区间的上限19美元/ADS定价,只看价格,拼多多比小米要不少。

过去三年,拼多多演绎了一个精彩的商业神话。

2015年9月才成立的拼多多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了近3亿的年活跃用户,创造了1987亿元的年成交额。甚至对阿里、京东为首的电商格局形成了强烈冲击。

2018年3月,在《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拼多多以15亿美元估值排名第6。

那么拼多多到底是做什么的呢,以至于有如此高的成长速度?

黄峥曾表示,我们与淘宝是错位竞争,争夺的是同一批用户的不同场景,错位才会长得更快。。。

而看拼多多官网中的描述:拼多多作为新电商开创者,致力于将娱乐社交的元素融入电商运营中,通过“社交+电商”的模式,让更多的用户带着乐趣分享实惠,享受全新的共享式购物体验。

社交电商,是拼多多自我标榜的概念。电商运营中融入的娱乐社交、乐趣分享实惠和共享式购物体验模式,是拼多多“作为新电商开创者”的根据。

可是,所谓社交/社群电商不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微商吗?谁的微信好友里还没有几个“左手家庭,右手事业”的微商呢。

但拼多多不一样。

“使得上游能做批量化定制生产”,拼多多CEO黄峥认为拼多多的模式应该是“拼多多=Costco+disney”。

同云集、环球捕手等社交电商类似,拼多多是微信流量大海里成长起来的一条大鱼。可以说,没有微信,也就没有今天的拼多多。

拼多多的消费群体,主打的是三四五六线地区,这和vivo和OPPO手机的市场布局重叠,又恰逢微信红包对乡镇农村市场的移动支付习惯的迅猛催育, 同时,腾讯是拼多多的重要投资人,而vivo和OPPO的老板、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是拼多多早期投资人,并和黄峥关系匪浅。

流量和消费下沉,“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微信流量的土壤,资本的大力推动,才是拼多多的天时地利与人和。

拼多多上市,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点。按照黄峥写给股东的信里的表述,虽然拼多多只是一个三岁的小孩,身上有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也面临许多危险和挑战,往后看3年、5年还是更长时间上市,其实没有本质区别。而在公众的监督下,拼多多可以成长得更好更强。

但实际上,拼多多面临的危险在扩大,上市也许可以释放拼多多快速生长过程中积累的负能量,并提振信心和获取成长机遇。

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12个月拼多多活跃用户为2.45亿,2018年一季度增至2.95亿,单季用户增长5000万。而从用户的环比增速来看,2017年9月底、12月底以及今年3月底,环比分别增58%、55.2%和20.47%。

随着拼多多瞄准的消费群体的收割接近完成,市场触及天花板,必然相应地增速下降且降幅明显,此时不上,难道要等危机爆发、估值下降时再上吗,老方认为,这才是拼多多急于上市的原因。

在线市场服务收入和商品销售收入,是拼多多的主要收入来源,但仅仅靠电商平台的在线广告和交易佣金,拼多多又岂能威胁到阿里和京东?

招股书显示,拼多多2017年营业收入为17.44亿元,同比增长245%;2018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3.85亿元,同比增长36.4倍。但在2016年、2017年、2018年第一季度,拼多多净亏损2.92亿元、5.25亿元、2.01亿元。创业三年,拼多多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累计亏损13.12亿元人民币。招股书称,由于过去我们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未来可能还会继续亏损。——可见拼多多对未来的盈利前景多少有点信心不足。

没有盈利、连年持续亏损,背后支撑的是投资方的钱。对资本方来说,上市可以有个交代。

低价优质,是消费者的普遍需求。但拼多多在消费者心智认知中的占位并不符合这一需求。

一箱抽纸12.9元,一条运动裤10元,一双花花公子男鞋29.9元……廉价才是拼多多最吸引人的主要原因,为了更低的价格,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应该没有太高期待。

目前来看,七大姑八大姨在微信朋友圈和群里的热闹拼单,很难持续下去(近期京东跟风的京东众筹团长粉丝群活跃度也已明显下降),用户的厌烦、对微信产品体验的伤害,是微信不能长期容忍的。而一段时期内,拼多多也没有脱离微信生态的可能。

“拼的多省的多”,黄峥想要看齐的Costco(好市多)可不是这么个玩法,Costco的核心是通过供应链优化、大宗采购和会员付费模式把商品价格压到最低,但从不以牺牲品质为前提。

对用户的核心价值创造,才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在两亿多中产消费升级的潮流下,一个主打低端消费的企业能支撑起300亿美金的估值吗,难说。

这是拼多多真正的大麻烦。

社交是社交,商业是商业。

老方认为,社交和电商硬扯在一起,多少有点扯淡。尽管有一时的热闹和油水,但社交需要的是情感的交流,如果是做交易、利益勾兑的话,有淘宝、京东等一批商务APP就足够了。而且“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融通”、“通过机器算法进行精准推荐和匹配”,拼多多并不占优势。

“现在每48小时所产生的数据量,相当于人类文明开始到2003年累计的数据总量。”“当今世界90%的数据,是近两年内产生的。”(IDC、IBM数据)

信息严重过载的情况下,人们会在商业场景中产生情感需求吗?

单纯,不打扰、不干扰,简单直接,低损耗。。。这些才是用户的核心需求。

所以,社交电商其实是个伪命题,在社交上搞电商,是一场不伦不类的、复杂化逆势而行,注定是后继无力。

拼多多本质是还只是一个交易工具。如今的社交电商正在由C2B拼团模式发展为S2b2C模式——上游对接品牌方库存,下游为职业微商代购提供正品低价库存,再由微商将商品分销,形成品牌方——平台——小b(微信代购)——消费者的交易体系。

但不管模式怎么变,交易的本质不变,都是买方和卖方的交易,更好的产品、更低的价格是消费者不变的需求,降低交易成本和中间环节,是大势所趋,凡是脱离这一核心的模式、概念,本质上都是空转。

“拼多多作为一个成长中的机构,将永不放弃做正确的事,永不放弃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价值。”

2015年9月,移动电商项目拼多多正式上线,凭借独创的新颖模式,成为上海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电商平台之一,其成长速度远超过同时期的淘宝、京东。(官网介绍)

拼多多是个十足年轻的企业,截至2017年12月31日,拼多多公司1159名员工,其平均年龄仅仅26岁。但拼多多人均支撑起了370万个订单和1.2亿GMV,人均服务20万消费者。

尽管饱受争议,山寨、假货、商家矛盾不断,但拼多多作为一匹名副其实的电商黑马,短短两三年就超过唯品会,并对巨头阿里和京东形成挑战,这是非常难得的成绩,也证明了拼多多团队的创造力和战斗力。

在电商格局日趋固化的形式下,真心希望拼多多能够真的“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价值”,也真的可以闯出一条路来。

毕竟,奇迹多是年轻人创造的。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