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意义,战争就是比钱多,这句话对吗?

2022-01-30 18:44:39 百科大全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钱多是支撑与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抗美援朝的意义,但绝非决定性因素。如果照此说法,那全世界的国家与人民就只能是任由美国为所欲为,甘当其附庸,别想过好日子了。事实并非如此,只要是学习与了解历史的人,从古

钱多是支撑与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抗美援朝的意义,但绝非决定性因素。如果照此说法,那全世界的国家与人民就只能是任由美国为所欲为,甘当其附庸,别想过好日子了。

抗美援朝的意义,战争就是比钱多,这句话对吗?插图

事实并非如此,只要是学习与了解历史的人,从古到今的人类战争史中,不乏小国打败大国,弱国战胜强国的事实,而并非虚构。

遥远的史列暂且不去列举,仅从史诗般的中国革命进程中,人们不会否认共产党就是从小到大,以弱胜强,推翻了财大气粗而又腐朽的国民党政府,建立起新中国的既成事实。这难道是共产党的钱比国民党政府还多,才取得胜利的吗?

而新中国刚成立,也是在极端贫穷落后,人民勒紧裤带的条件下,不畏强权,打得让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坐下来谈判,一洗中华民族百年耻辱而真正傲立于世界。这难道是新中国的钱比她们还多?

可以说,以弱胜强,是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战胜一切敌人的法宝与奇迹。她不仅引领着中国从衰弱到强盛,而且还鼓舞着世界被压迫、受欺凌的弱小国家和民族。正因为如此,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那么多弱小国家与民族,长期与霸权作斗争,先后都获得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这难道都是其钱多于霸权国家吗?

有人喜欢拿伊拉克战争中,萨达姆的惨败说事。可你是否知道,在关键时刻连军队高级将领都被西方收买了的事实?伊拉克超乎寻常蠢倒,是缘于其统治者失去民心的结果。

由此可见,钱多虽然是支撑战争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的因素是人心,是人的谋略,是人的精神与意志。就连现在西方国家的军事政要依然还在说:“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原因就在如此。

当然,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在外部环境允许的前提下,如果能尽快发展经济,使其人民富裕,真正民富而又国强,就能更加凝聚民心,就能更无敌于天下。然而,既是一个国家最富裕,如果民心痪散,文官贪财,武官怕死,为保全自己利益而委曲求全,不敢亮剑,其结果要不就是成为别人的附庸,要不就是刀蛆之食。

晚清政府缺钱吗?以上的事实,难道还不足以满足提问者所需要得到的回答?

抗美援朝对新中国有那些意义?

   抗美援朝及其胜利,充分向国际社会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可侮辱的尊严、不畏强暴的勇气和不容侵犯的实力。中国从此开始以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身份在东亚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东亚从此开始以中国为中心形成新的政治经济格局,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从此获得了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
  抗美援朝及其胜利彻底改写了战后东亚的历史。

抗美援朝及其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首先在于它平息了战火,使东亚恢复到和平状态,提高和确定了新中国在东亚的大国地位。

在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迫于国际社会和美国人民厌倦战争、渴望和平、反对美国介入中国内部事务的巨大压力,美国政府曾一度放弃了对蒋介石集团的支持。
  1950年1月5日,杜鲁门发表声明表示,美国无意保护台湾岛上国民党的残余力量。1月12日,国务卿艾奇逊在全国记者俱乐部发表演说时也指出:美国的亚洲防御弧形地带是从阿留申群岛起,通过日本和冲绳群岛到菲律宾,因此不把朝鲜和台湾包括在重要的战略地带以内。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反华反共立场的改变,也不意味着美国当权者对新中国的实力和应有地位的肯定。

朝鲜战争的爆发,为美国政府暴露狰狞面目提供了口实。虽然1950年7月10日艾奇逊说,美国在朝鲜作战“只是为了恢复北朝鲜入侵之前的大韩民国原状”,但三个月后,美国和美国操纵下的联合国的军队则开始使用武力改变战前的状态。
  9月30日,美国大使沃伦·澳汀向联合国陈述美国的立场:“不应当容许侵略者的军队在一条假想的界线后面有庇护所。分割南北朝鲜的人为栅栏无论在法律上或者在道理上都没有存在的根据。”在北朝鲜军队退出“三八线”后,10月15日杜鲁门亲赴威克岛,在麦克阿瑟说服下,决定摧毁北朝鲜政权,以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反共的朝鲜。
  显然,美国要借机将朝鲜变成它在亚洲东部海岸上的一个控制基地和进攻中国大陆的一个跳板。事态就像事后有的学者分析的那样,“在北京(或是华盛顿)无人可以肯定,麦克阿瑟会执行华盛顿下达的不进攻中国的命令。一旦美军进入中国,再要他们撤出,那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

麦克阿瑟以及他的有权势的支持者们的全部举止行径都在表明,他们有意使战争不断升级,即把战火烧到中国。如约翰逊就同麦克阿瑟一样,相信同中国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张立刻发动对中国的战争。1950年8月25日,海军部长马修斯也声称:“我们应当勇敢地宣布,我们的无可疵议的目标是世界和平。
  为了获得和平,我们应当乐于,而且应当宣告我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甚至是发动一声战争的代价,来迫使对方为和平事业而进行合作。”10月7日,美国国队不顾中国政府关于如果美国侵占北朝鲜,中国人民绝不能坐视不管的再三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继续北犯。
  

实际上,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马上就介入了中国内战。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就开始进入台湾海峡,7月3日麦克阿瑟访问台北,就所谓“共同保卫台湾问题”同蒋介石进行磋商。麦克阿瑟甚至扬言要帮助蒋介石反攻大陆,并公开表示,希望在朝鲜战场上使用国民党军队。
  即8月4日,美国空军第十三航空队的飞机开始进占台北空军基地,并在台湾设立军事联络处。由于再度获得美国的支持,蒋介石集团狂妄叫嚣反攻大陆,派遣空军大举轰炸上海,地面部队一度还占领了几个小城市。

总之,根据美国及其东亚追随者的愿望,他们对中国胆魄和实力的估计以及当时事态本身发展等方面加以推测,如果中国志愿军不出兵朝鲜,朝鲜战争的结局只能是新中国在亚洲和世界的眼里成为软弱可欺的化身,北朝鲜全面失败,金日成在中国东北建立流亡政府,美国或多或少地把战火烧过鸭绿江,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或大或小地发动对祖国大陆的挑衅,从而东南亚必然再次长期陷入战乱与动荡之中。
  是抗美援朝及其胜利沉重地打击了美国及其追随者的嚣张气焰,才避免了这一切所有善良的人们不愿意看到的不幸事件的发生,为亚洲和世界再次赢得和平,也使新中国在亚洲和世界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

抗美援朝及其胜利,使遭受惨重失败的美国政府不得不承认中国在亚洲的存在及其地位,重新制定主要针对中国的亚洲政策,从而将其战略重心从欧洲转向东亚,东亚的权力关系格局因此发生根本变化,即由战后初期的非均衡状态转向均衡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东亚共荣圈”随着日本的失败而宣告瓦解,美国取代日本填补了日本和欧洲殖民帝国瓦解后留下的霸权空间,成为主导东亚的主要政治力量。另一方面,从二战结束后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之前,美国的战略重点并不在亚洲;因为雅尔塔体制形成的美苏对立的格局,欧洲才是两大阵营地缘政治的前沿。
  

然而,抗美援朝的胜利却彻底打破了美国在东亚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中国在东亚成为一支可以与美国势力相抗衡的力量,也使冷战时期的政治军事对峙的中心开始从欧洲转移到东亚。在朝鲜战场上接连失利最终遭受失败,加之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开始转向所谓的和平共处新路线,使1953年替代杜鲁门上台的艾森豪威尔鉴于对新的形势有了新的认识而制定新的亚洲政策。
  这种新的认识即①中国取代苏联成为主要威胁,②苏联的威胁主要在于政治经济方面,中国则主要在可能在东亚发动直接或间接的军事侵略方面令人担忧。这种新的政策的核心则是美国将“冷战”的主要舞台由欧洲移至亚洲,由原主要在欧洲与苏联对抗转变为在亚洲与中国对抗(冷战因此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为了建立一支足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来抵御和遏制中国,1953年停战后,通过美韩、美日、美台、日韩、日台等共同防御条约的签定,美国在东亚建立起了反共集团的安全保障和共同防卫体制。在这一体系中,日本由于处于中坚地位而结束了被占领的地位,以从属的形式被编入美国远东军事体制,并重新回归国际社会;韩国和台湾地区成为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所建立的集体防务连锁体系的重要环节而受到美国的保护和援助。
  另一方面,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社会主义阵营为了对抗资本主义联盟,也加强了彼此之间以及与苏联的友好关系。东亚在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以联盟制约联盟、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均衡状态。

抗美援朝及其胜利使和平取代战争成为东亚的主导趋势,从此东亚开始进入经济复兴和现代化启动阶段。
  

抗美援朝的胜利,使美国充分认识到了中国军队不可低估的实力和中国人民敢于斗争勇气,[vi]因此,它非但本身不敢再次贸然发动以中国为对象的战争,也不愿它在亚洲的追随者惹是生非,所谓防止和抵御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维护对峙现状,在经济上封锁中国,遂成为朝鲜战争后美国对东亚战略的主导思想。
  另一方面,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当时面临的迫切任务是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换言之,是爱好和平的中国在东亚的存在以及抗美援朝及其胜利对中国立场和实力证明,才使朝鲜战争后的一段时间内,和平取代战争成为东亚的主导趋势。

在接受了朝鲜战争的惨痛教训之后,战后骄横一世的美国开始在东亚由一个潜在的战争鼓动者转变成一个现状的维持者。
  在对中国的力量和气节都有了一定认识后,在制定新的亚洲政策时,艾森豪威尔政权既将中国大陆当作主要敌人,同时也明确表示不支持国民党当局对祖国大陆采取军事行动,选择了“采取不至于导致战争的方式,在亚洲使共产党中国的势力相对减少”为中心的方略。1953年10月,美国与韩国签定《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与韩国方面的希望相反,条约中并没有保证美国自动军事介入方面的内容。作为《条约》核心的第4条则规定仅在韩国有“外部侵略”发生的情况下,美国才有义务进行军事援助。而如韩国方而首先发动对北朝鲜的攻击,力图实现武力统一,美国则不提供任何支援。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在韩国依旧驻有一定数量的军队,也有双重意图:防止北朝鲜攻击南朝鲜,也制止南朝鲜对北方进行挑衅。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和朝鲜都开始将经济建设确定为头等重要的任务。另一方面,在美国决策机构认为世界范围的全面战争发生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在东亚也只存在爆发局部战争的可能性的情况下,艾森豪威尔政权将“维持健全的经济状况和体制”当作在世界乃至亚洲冷战的主要手段。
  在停战后美国对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援助中,重点也逐渐由军事援助转移到扩大生产,安定和恢复经济。1953年召开的美国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则强调援助要有利于韩国的经济复兴,尤其强调援助可以使韩国国民生活水平快速得以恢复和生产能力得以迅速提高的项目。在美国对亚洲战略的促动下,日本、韩国和台湾也都相继开始将发展经济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位置。
  

1.打败了美帝国主义,赢得了胜利

2.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书上写得比较全

保家卫国,鼓励了民族自信心和增强了民族自尊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为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和平的环境。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