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冥王星被定义为什么

2021-11-14 14:03:19 生活妙招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2006年冥王星被定义为柯伊伯带中的矮行星。冥王星是被发现的第一颗柯伊伯带天体,第一颗类冥天体,是太阳系内已知体积最大、质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在直接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中,冥王星体积排名第9,质量排名第1

2006年冥王星被定义为柯伊伯带中的矮行星。冥王星是被发现的第一颗柯伊伯带天体,第一颗类冥天体,是太阳系内已知体积最大、质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在直接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中,冥王星体积排名第9,质量排名第10。

冥王星


与其他柯伊伯带天体一样,冥王星主要由岩石和冰组成,质量相对较小,仅有月球质量的1/6、月球体积的1/3。

冥王星是体积最大的外海王星天体,其质量仅次于位于离散盘中的阋神星。1930年,克莱德·汤博发现冥王星,并将其视为第9大行星。

冥王星有5个已知的卫星,轨道由内到外为:冥卫一(最大的卫星,直径略大于Pluto的一半)、冥卫五、冥卫二、冥卫四、冥卫三。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