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构造,地球的内部构造是如何推测的?

2022-01-17 17:46:05 百科大全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俗话说,上天容易,入地难,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现在人类发射了多种用途的卫星,目前对地观测向纵深发展,但对地球内部的直接观测进展缓慢,目前唯一的途径就是地震波地球构造。地震发生后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遍整

俗话说,上天容易,入地难,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现在人类发射了多种用途的卫星,目前对地观测向纵深发展,但对地球内部的直接观测进展缓慢,目前唯一的途径就是地震波地球构造。

地球构造,地球的内部构造是如何推测的?

地震发生后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遍整个地球内部,当传到地表时会被地震台站记录到,这时的地震波里包含了地震震源和传播路径的特征信息,这信息是地震学家们了解地震内部结构的唯一途径。

我们知道,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且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由此了解到,除去地球外核为液体物质外,地球内部其他地方均由致密岩石组成,而且具有分层结构,依据就是地震学家们的研究成果。1910年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公里处有折射现象发生,这个分界面后来被命名为莫霍界面,1914年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也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这个界面后来被命名为古登堡界面,科学家们根据这两个分界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最后总结一下,尽管地震波携带巨大能量极易造成地表的破坏,但这也是人类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唯一途径。

地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它的内部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内部可以分成好几个同心圈层。粗略地看,地球大致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3个圈层。地壳是地球外部的一层坚硬外壳。地壳由各种岩石组成,除地表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沉积岩、风化土和海水外,上部主要由花岗岩类的岩石组成,而下部则主要由玄武岩或辉长岩类的岩石组成。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我国西藏地区地壳厚达60千米至80千米,东部平原地区则为30000米。地壳密度在2.6至3之间,压力自上而下由一个大气压增加至1300个大气压,温度至底部增加至1000度左右。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可分为两层。上层离地面33千米至900千米,其物质成分除硅、氧外,铁、镁显著增加,铝则退居次位。地幔压力为50万个大气压,温度为1200度至1500度,物质状态为固态结晶质,但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下层离地面900千米至2900千米,物质成分除硅酸盐外,金属氧化物与硫化物,特别是铁、镍显著增加,平均密度为5.6,压力为150万个大气压,温度为1500度至2000度左右,物质状态属非结晶状态。地幔的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83%,质量占整个地球的66%。由于高温高压的结果,地幔物质常处于熔岩状态,成为岩浆的发源地。地核是指地幔以下到地球核心部分。此处的地球中心压力可达350万个大气压,温度约为3000度至5000度,在这样的高温高压下,地球中心的物质,已不能用我们熟悉的固态或液态的字眼来表示,它可能是一种人们还不熟悉的物质状态。这种物态的特点,是在高温高压长期作用下,犹如树脂和蜡一样具有可塑性,但对于短时间的作用力来说,却比钢铁还要坚硬。

地球的内部可以分为哪三部分

地球内部结构可以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

地震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超级地震指的是指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

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这一类比单位让人更加摸不着头绪)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破坏力。

扩展资料

地球的内部结构发现的背景:

1910年,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契意外地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公里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他认为,这个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地壳下面不同物质的分界面。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将两个面分别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这两个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球的结构同其他类地行星相似,是层状的,而这些层可以通过它们的化学特性和流变学特性确定。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地球的内部结构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